[发明专利]拔罐温针灸理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9310.2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1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尹柏凯;毛晓波;陈希帅;魏旭浩;郭睢阳;赵宇平;任海川;黄业超;陈文博;刘晨阳;娄欢欢;郑鹏远;李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A61H9/00;A61M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拔罐温 针灸 理疗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拔罐温针灸理疗仪,包括下开口结构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负压吸附部、温针灸工作部、温度负压检测部和控制器;负压吸附部,用于将壳体下开口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温灸工作部,用于对位于壳体下开口内的人体部位实施拔罐、温针灸;温度负压检测部,用于检测壳体下开口内的温度、负压;控制器,用于控制负压吸附部、温针灸工作部和温度负压调节部工作。本发明实现了拔罐、温针灸、艾灸理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保证灸法多样性及拔罐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温针灸与拔罐双重理疗效果,并可按照需求切换至悬灸、回旋灸、隔物灸任意工作模式。此外,本发明理疗仪体积微小、造价低,为应用于家庭、户外、专业医疗场所提供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理疗仪,尤其是涉及一种拔罐温针灸理疗仪。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中医理疗中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温针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目前,公知的温针灸理疗仪大体有以下三种形式:1、类传统温针灸简易装置;2、可控罐式温针灸理疗仪;3、机械臂式可移动温针灸机器。上述三种共同存在功能过于单一化、艾灸形式乏善可陈、与人体表接触不稳定,以及外形过大造成的使用环境受限和使用场景过专业化等问题。并且不具备拔罐功能,不能实现拔罐、温针灸的统一理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拔罐、针灸、艾灸为一体的拔罐温针灸理疗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拔罐温针灸理疗仪,包括下开口结构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负压吸附部、温针灸工作部、温度负压检测部和控制器;
所述负压吸附部,用于将所述壳体下开口吸附于人体皮肤表面;
所述温灸工作部,用于对位于所述壳体下开口内的人体部位实施拔罐、温针灸;
所述温度负压检测部,用于检测壳体下开口内的温度、负压;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负压吸附部、温针灸工作部和温度负压调节部工作。
优选地,所述负压吸附部包括气压仓、气泵、电磁阀;所述气压仓为围绕所述壳体下开口外周面设置的下开口环槽;壳体顶壁上通过立架连接有一平台,所述气泵、电磁阀、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平台上;气泵吸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下开口环槽内腔连通,并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电磁阀的阀口连通;气泵和电磁阀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控制端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气泵在吸气的同时,控制关闭电磁阀的阀口;
所述温灸工作部,包括由舵机控制旋转的艾柱、针灸针以及设置在壳体顶壁上的排风扇,所述针灸针的针尖向下延伸出壳体下开口之外设定的长度;所述舵机的动力输出轴向下穿过壳体顶壁并与安装盘连接,所述艾柱向下设置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排风扇向上设置在壳体顶壁上;排风扇和舵机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控制端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排风扇、舵机的启停;
所述温度负压检测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气压仓内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温度、压力值,按照预设的程序开启/停止排风扇和气泵。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壳体下开口内水平设置有箅网,所述箅网中部开设有用于使针灸针顶端通过的穿孔,壳体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
本发明实现了拔罐、温针灸、艾灸理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理疗过程中,下开口壳体内空气流通舒畅,保证了艾柱在使用过程中的持续可燃。同时,在保证灸法多样性以及拔罐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温针灸与拔罐的双重理疗效果,并可按照需求切换至悬灸、回旋灸、隔物灸任意工作模式。此外,本发明理疗仪体积微小、造价低,为应用于家庭、户外、专业医疗场所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未经郑州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9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