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吸痰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99291.3 | 申请日: | 2022-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8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儿童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5/08;A61B90/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马肃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儿科 呼吸道 感染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吸痰系统,包括吸痰管、吸痰模块、泵气模块、呼吸状态检测模块,所述吸痰管伸入患者的呼吸道中,对痰液进行抽取;其中,所述吸痰模块与所述吸痰管连接;所述吸痰模块用于对所述患者的呼吸道的痰液进行抽取,以实现呼吸道的洁净;所述泵气模块将干净的气体置入所述呼吸道中,以维持呼吸道压力的平衡;所述呼吸状态检测模块对所述患者的呼吸状态进行检测,以配合所述吸痰模块和所述泵气模块对呼吸道痰液的吸收。本发明通过呼吸状态检测模块与吸痰模块相互配合,使得吸痰模块能根据患者的呼吸状态进行吸痰,以提升对患者吸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吸痰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痰操作是由护士实施完成,护士在评估患者的吸痰指标,确定患者需要吸痰后,每天反复多次吸痰操作,占据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增加护士工作强度。且护士与护士之间,尤其是不同年资的护士之间,操作与技术存在差异,对于吸痰操作有习得与练习的过程。且吸痰是一项侵入性操作,不当的操作易对患者造成损伤。
如CN104703646A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痰装置,其吸痰管固定于人工气道下部,开口于人工气道前段位置,无法移动,仅能吸引人工气道前段的痰液,不能实现吸痰操作的完整替代。且缺少对吸痰管路清洁的设计,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并且以上专利开启负压方式为定时吸引或根据气道压力判断是否需要吸痰,不符合现有指南中提出的按患者需要吸痰的要求,气道压力仅为吸痰指证的一条,并不能合理的提示吸痰需求。
另一种典型的如CN207356300U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儿科吸痰器,包括吸痰管、抽气管和负压吸引器,所述吸痰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座可拆卸地与分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吸痰管的另一端设有吸痰头,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与负压吸引器连接,所述分离管的底部连接有出痰管通过精确控制插入的长度,不对患者造成伤害。但其存在如下缺点:吸痰过程中,无法对儿童的口腔位置进行固定,易使得儿童在吸痰过程中乱动,使得痰管对儿童口腔以及喉部造成损伤,插入时,无法根据插入位置进行角度调整,无法对痰液进行全面吸取。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负压吸引压力过大、儿童患者配合度差、吸痰效果不佳、造成呼吸道损伤和吸痰管插入量不可控等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吸痰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吸痰系统,包括吸痰管、吸痰模块、泵气模块、呼吸状态检测模块,所述吸痰管伸入患者的呼吸道中,对痰液进行抽取;其中,所述吸痰模块与所述吸痰管连接;
所述吸痰模块用于对所述患者的呼吸道的痰液进行抽取,以实现呼吸道的洁净;
所述泵气模块将干净的气体置入所述呼吸道中,以维持呼吸道压力的平衡;
所述呼吸状态检测模块对所述患者的呼吸状态进行检测,以配合所述吸痰模块和所述泵气模块对呼吸道痰液的吸收;
所述呼吸状态检测模块包括感应单元、采样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于对所述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感应;所述采样单元用于对所述患者呼吸时引起胸腔幅度变化进行采样;所述分析单元根据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采样单元的数据对所述患者的呼吸状态进行分析;
所述感应单元放置在所述患者的鼻腔处,其中,所述感应单元包括一组压电薄膜传感器、传输器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所述传输器和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进行支撑;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以感应所述患者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对一组压电薄膜传感器产生的作用力;所述传输器将压电薄膜传感器感应到的数据传输至分析单元中进行分析;
获取患者呼出的气体对压电薄膜传感器产生的摆动幅值A(l)、以及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产生的电势差Ya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儿童医院,未经济南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9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