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97938.9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2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政弘;山口浩平;加藤俊幸;梅本卓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G9/07 | 分类号: | H01G9/07;H01G9/042;H01G9/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电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所述电容器元件包含多孔质的阳极体、形成于阳极体的表面的电介质层、以及覆盖电介质层的至少一部分的固体电解质层。阳极体包含第一组金属,所述第一组金属包含选自钽、铌、钛、铝及锆中的至少一种。电介质层包含第一组金属的氧化物和第二组金属,所述第二组金属包含选自铁、铬、铜、硅、钼、钠及镍中的至少一种。在电介质层中,第二组金属的总原子数相对于第一组金属的总原子数之比X为100pp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器包含阳极体和形成于阳极体的表面的电介质层。一般而言,电介质层通过对阳极体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化学转化处理)而形成。一直以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阳极氧化的方法。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对阀作用金属进行阳极氧化,在形成了氧化被膜的阳极体上形成固体电解质,然后,在配置有平板状电极的再化学转化液中浸渍多个上述阳极体,在上述阳极体与上述平板状电极之间进行通电,进行再化学转化处理,从而形成金属层。其中,提出了以上述阳极体间的最短距离T1、和上述阳极体与上述平板状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T2成为0<T2/T1<5的方式将上述阳极体浸渍于再化学转化液中而进行再化学转化处理。记载了对于平板状电极,将不锈钢、碳、金、铂中的一种作为材质。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以钽金属为阳极基体的钽电解电容器的制造装置。其中,提出了使用网状或多孔质的钽板作为进行化学转化的化学转化装置的阴极板,上述化学转化是在阳极基体上形成阳极氧化被膜的化学转化、以及在该阳极氧化被膜上通过热分解形成了二氧化锰这样的固体电解质层之后对上述阳极氧化被膜进行修复的化学转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81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5-147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对阳极体(阳极基体)的表面进行化学转化处理而形成的电介质层的品质影响漏电流(LC)的大小。如果在电介质层中混入杂质,则存在LC增大的倾向。
阳极体的化学转化处理在将阳极体浸渍于化学转化槽内的化学转化液中的状态下进行。如果在化学转化液中包含杂质,则容易在电介质层中混入杂质。
然而,以往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化学转化液中的杂质,所以会发生在电介质层中混入杂质的不良情况。例如,在化学转化槽中一般使用不锈钢等金属。发现了在化学转化槽中使用金属的情况下,金属离子溶出至化学转化液中,最终混入电介质层中。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上述电容器元件包含:多孔质的阳极体、形成于上述阳极体的表面的电介质层、以及覆盖上述电介质层的至少一部分的固体电解质层。上述阳极体包含第一组金属,上述第一组金属包含选自钽、铌、钛、铝及锆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电介质层包含上述第一组金属的氧化物和第二组金属,上述第二组金属包含选自铁、铬、铜、硅、钼、钠及镍中的至少一种。在上述电介质层中,上述第二组金属的总原子数相对于上述第一组金属的总原子数之比X为100ppm以下。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阳极体的工序;将上述阳极体与化学转化用的第一电极电连接的工序;以及使上述阳极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氧化而形成电介质层的工序。上述形成电介质层的工序如下所述地进行:在将电连接于上述第一电极的上述阳极体浸渍于化学转化槽内的化学转化液并且将第二电极浸渍于上述化学转化液的状态下,对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进行。上述阳极体包含第一组金属,该第一组金属包含选自钽、铌、钛、铝及锆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化学转化液中所含的包含选自铁、铬、铜、硅、钼、钠及镍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组金属的质量基准的浓度为0.03ppm以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LC)。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79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
- 下一篇: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