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源切换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7867.2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4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汪大成;张金洲;刘苗苗;尹承龙;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市宏诺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宏拓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杨晓旭 |
地址: | 2517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电源 切换 供电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双电源切换供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电源切换供电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端与总数据库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端与供电切换单元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端与电源控制单元发射端信号连接。该双电源切换供电系统,UPS供电作为常用电,配电室供电作为备用电,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一路供电,一路供电失电后自动切换,保障了重要设备的供电安全;通过设置电路监测单元对供电电路进行实时检测,通过控制电源控制单元对电路进行电流电压调节,通过设置供电监测单元对UPS供电进行监测,当UPS供电失电后,供电监测单元通过反馈模块和负反馈补偿模块对供电切换单元进行控制更换配电室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电源切换供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电源切换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UPS输出供电保障了供电的安全,但是如果UPS电池损坏及UPS主机损坏,易直接导致停电事故,届时需手动旁路UPS接临时线,费时费力,双电源供电系统一直是国内外各行业关注的重点,在过程生产、医疗设施、大型商业建筑、电讯中心大楼等负荷等级较高的领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应用的不断电系统有ATS和UPS两种,一是需要专门的技术进行双电源判断、识别及切换,另外供电的容量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提出一种双电源切换供电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切换供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电源切换供电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端与总数据库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端与供电切换单元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端与电源控制单元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端与电路监测单元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端与供电监测单元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端与负反馈补偿模块发射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切换单元包括USP供电模块和配电室供电模块。
优选的,所述供电切换单元接收端与电源控制单元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供电切换单元接收端与电路监测单元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所述电路监测单元发射端与电源控制单元接收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切换单元接收端与供电监测单元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供电切换单元接收端与负反馈补偿模块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供电监测单元发射端与负反馈补偿模块接收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接收端与限流电阻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接收端与整流桥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接收端与滤波器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接收端与稳压管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单元接收端与光耦合器发射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路监测单元接收端与电流脉冲传感模块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电路监测单元接收端与电压增幅监测模块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电路监测单元接收端与电压波动持续时间监测模块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电路监测单元接收端与负载电压在线检测模块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电路监测单元接收端与负载电流脉冲传感模块发射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监测单元接收端与供电实时采集状态信息模块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供电监测单元接收端与计时器模块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供电监测单元接收端与智能特高频传感器发射端信号连接,所述供电监测单元接收端与反馈模块发射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馈模块与负反馈补偿模块双向连接,所述计时器模块发射端与供电实时采集状态信息模块接收端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双电源切换供电系统,UPS供电作为常用电,配电室供电作为备用电,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一路供电,一路供电失电后自动切换,保障了重要设备的供电安全;通过设置电路监测单元对供电电路进行实时检测,通过控制电源控制单元对电路进行电流电压调节,通过设置供电监测单元对UPS供电进行监测,当UPS供电失电后,供电监测单元通过反馈模块和负反馈补偿模块对供电切换单元进行控制更换配电室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市宏诺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宏拓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滨州市宏诺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宏拓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7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