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花菜鲜味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96280.X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7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远明;张家伟;韦晓群;李美英;张光辉;周江森;梁宇轩;钟静;陈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祁东云兴湖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07K7/06;C07K5/10;C07K1/34;C07K1/16;C07K1/20;C12P21/06;A23L33/18;A23L27/10;A23L2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段卉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花菜 鲜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花菜鲜味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黄花菜酶解得到含有鲜味肽的酶解液,经提纯后得到黄花菜鲜味肽;所述酶解方法为,超声辅助法前处理,5000~7000U/L纤维素酶对黄花菜破壁,300~400kU/L中性蛋白酶和80~100kU/L风味蛋白酶在49~55℃,pH5.87~6.50条件下酶解380~420min,能提高黄花菜的鲜味和多肽含量,增加蛋白回收率。所述黄花菜鲜味肽由不同分子量和感官风味的鲜味肽组成,具体地,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5中的一条或几条所示的鲜味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黄花菜鲜味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忘忧草,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因其鲜美滋味和营养价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鲜味肽是一种肽类鲜味剂,具有强烈的增鲜和增香等调味作用。目前黄花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糖多酚等功能性物质,对黄花菜蛋白的研究开发很少。且针对黄花菜相关调味品的研发还停留在简单的粗加工阶段,如将黄花菜与味精(I+G)等简单混合后制得混合调味品,对黄花菜的鲜味任然没有深入了解。目前少有人对鲜味肽酶解提取分离纯化鉴定进行深入研究,关于黄花菜鲜味肽的探究也未有发现,鲜味肽资源开发等研究仍亟待加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黄花菜鲜味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黄花菜酶解得到含有鲜味肽的酶解液,经提纯后得到黄花菜鲜味肽;所述酶解方法为,用超声辅助法对黄花菜进行前处理,5000~7000U/L纤维素酶对黄花菜破壁,300~400kU/L中性蛋白酶和80~100kU/L风味蛋白酶在49~55℃,pH为5.87~6.50条件下酶解纤维素酶酶解液380~420min,能提高黄花菜的鲜味和多肽含量,增加蛋白回收率。所述黄花菜鲜味肽由不同分子量和感官风味的鲜味肽组成,具体地,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5中的一条或几条所示的鲜味肽。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黄花菜鲜味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黄花菜的酶解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黄花菜鲜味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黄花菜鲜味肽在制备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或保健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所述的黄花菜鲜味肽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或保健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黄花菜鲜味肽,所述黄花菜鲜味肽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9中的一条或几条所示的的鲜味肽和/或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25中的一条或几条所示的的鲜味肽。
一种黄花菜的酶解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用水提取黄花菜,得到水提液;
S2:用5000~7000U/L的纤维素酶酶解水提液,得到纤维素酶酶解液;
S3:用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纤维素酶酶解液,得到含鲜味肽的黄花菜酶解液。
优选地,步骤S1中,用水提取黄花菜,超声辅助提取,得到水提液。
优选地,步骤S2中,用7000U/L的纤维素酶酶解水提液。
更优选地,步骤S2中,酶解后需灭酶。
优选地,所述中性蛋白酶的用量为300~400kU/L,所述风味蛋白酶的用量为80~100kU/L。
更优选地,所述中性蛋白酶的用量为300kU/L,所述风味蛋白酶的用量为80kU/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祁东云兴湖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华南农业大学;祁东云兴湖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62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