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掌纹多区域联合分析处理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5317.7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泓睿;康冰;任凯辉;郑德新;张淇航;邢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74 | 分类号: | G06V10/74;G06V40/12;G16H50/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阳波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掌纹 区域 联合 分析 处理 方法 装置 智能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掌纹多区域联合分析处理方法、装置、智能终端,方法包括:获取同一手掌的掌纹图像,并得到带异常纹信息的掌纹图像;并抽象得到一个信息矩阵A;用预先根据中医理论生成的预测矩阵B来处理信息矩阵A,得到结果矩阵C;从结果矩阵C中提取结果向量D、并对其进行数学分析得到健康预测相似度结果;将得到的健康相似度结果与一预先设定的相似度阈值进行对比判断,输出对应的隐患提示。本发明采用将识别得到的掌纹中不同区域的异常纹进行联合分析处理,并将联合分析处理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健康预测提示,以提示对应用户做进一步详细检查,克服了单区域异常纹分析的局限性和可靠性低、准确率不高等问题,减少了图像处理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掌纹分析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掌纹多区域联合分析处理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等基本问题,健康的生活逐渐成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追求。但是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疾病无法治愈,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有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所以在疾病未深化之前及时发现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手掌可以分为多个区域,不同的区域对应了身体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多项中医研究和实践证明:掌纹的变化能反映人体内各器官的盛衰和内分泌组织的工作状态。掌纹的变化往往会伴随着异常纹的产生,不同的异常纹代表了不同的病情发展阶段,可以通过观察特定区域的异常纹的出现与变化来对身体的健康状况作出预测,从而作出合理的健康指导。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电子设备采集掌纹并用计算机处理掌纹图像的技术也随之出现并得到发展。近几年在掌纹信息提取方面,已经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算法,等都有不错提取结果。但在后续对提取到的掌纹信息的利用方式很单一,只在异常纹路出现的区域进行独立分析其所对应的器官的健康状态,这不符合人体内各个器官相互关联的医学常识,同时也违背了一个器官对应手掌上多个区域的中医理论,例如肺部就分为肺一区、肺二区,同时胃肠情况要参照震位和兑位的变化,心脏情况还要参照心一区和心二区、心三区的变化来判断,否则单一区域分析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现有技术中对掌纹图像提取处理信息离散化,没有将信息之间的关系与关联发挥它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种使信息离散化的单一分析方式也会因为处理图像时候得到的非真实的异常纹数据、对健康预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从而放大了图像处理时候出现的误差,大大降低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率。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改变现有的掌纹处理方法因为信息孤立化而导致的可靠性差和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掌纹多区域联合分析处理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针对计算机图像处理后的掌纹信息,运用这种掌纹多区域进行联合分析,将原本孤立的各个区域的异常纹信息进行整合,利用信息原本就有的关联性,综合的、整体的进行处理分析并进行健康预测提示,提高了容错率和准确性,减少了图像处理的误差,大大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掌纹多区域联合分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同一手掌的不同区域的掌纹图像,并将获取的不同区域的掌纹图像处理提取异常纹信息,得到带异常纹信息的掌纹图像;
将得到的带异常纹信息的掌纹图像抽象得到一个信息矩阵A;
用预先根据中医理论生成的预测矩阵B来处理信息矩阵A,得到结果矩阵C;
从所述结果矩阵C中提取结果向量D、并对其进行数学分析得到健康预测相似度结果;
将得到的健康相似度结果与一预先设定的相似度阈值进行对比判断,根据对比判断结果输出对应的隐患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5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