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高压廊道通道环境全景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3750.7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4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良;楼平;殷志敏;张云峰;张鹏;李响;李龙;俞伟勇;季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G08B7/06;G08B13/194;G06Q50/06;G01B21/02;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叶绍华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廊道 通道 环境 全景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特高压廊道通道环境全景监测方法及系统。为了克服现有的输电线路通道环境监测技术在数据传输不及时,不能实时监控路通道环境,数据传输过程中极易出现数据缺失、丢失、延迟等问题;本发明采用包括:建立特高压廊道通道环境全景监测物联AI代理平台系统;系统启动图像识别模块实时判别线路通道环境并将实时数据发送给物联AI代理;有入侵物闯入线路通道时,物联管理平台将启动测距模块,并进入S4;无入侵物闯入线路通道时,图像识别模块正常工作,测距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根据测距模块的测距结果导线测温模块或声光报警模块会发出报警。优点是基于物联AI代理平台打造,可确保数据上传及时、安全,减轻后台数据处理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AI代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特高压廊道通道环境全景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特高压通道内架设有1000kV、±800kV、±500kV特超高压线路,输送负荷功率大,通道内多条线路一旦同时发生故障,对送受端电网构成巨大冲击,极易引发至少三级以上电网安全事件。
目前线路运维压力主要来自机械外力破坏,同时异物飘挂及树障隐患也不容忽视。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网全景监测运维管理方法及系统”,其公开号CN109784508A,公开日2019-05-21,该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电网全景监测的物联网架构;步骤S2、服务层的设备通过所述数据交互通道发送TCP连接请求至云平台,与云平台服务器建立TCP连接;步骤S3、服务层的设备接收所述云平台服务器通过所述TCP连接发送的第一应用报文,解析所述第一应用报文获取远程运维指令,根据所述运维指令执行对应操作;步骤S4、服务层的设备将执行结果通过所述TCP连接返回至所述云平台服务器。该专利无法确保数据上传及时、安全,减轻后台数据处理压力,对安全隐患进行精准预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的输电线路通道环境监测技术在数据传输不及时,不能实时监控路通道环境,数据传输过程中极易出现数据缺失、丢失、延迟等问题;提供特高压廊道通道环境全景监测方法及系统,采用物联AI代理对廊道内的在线监测图像识别模块、测距模块、导线测温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等数据进行汇集、边缘计算,确保数据上传及时、安全,减轻后台数据处理压力,对安全隐患进行精准预警,实现特高压廊道通道环境全景监测。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包括:
S1:建立特高压廊道通道环境全景监测物联AI代理平台系统;
S2:系统启动图像识别模块实时判别线路通道环境并将实时数据发送给物联AI代理;
S3:有入侵物闯入线路通道时,物联管理平台将启动测距模块,并进入S4;无入侵物闯入线路通道时,图像识别模块正常工作,测距模块处于待机状态;
S4:根据测距模块的测距结果导线测温模块或声光报警模块会发出报警。
本方案通过物联AI代理对特高压湖州廊道内的在线监测图像识别模块、测距模块、导线测温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等数据进行汇集、边缘计算,实现安全隐患的精准预警。
作为优选,所述S1中的物联AI代理平台系统包括:
物联管理平台,用于对数据进行计算并发送指令,与物联AI代理、测距模块、导线测温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连接;
物联AI代理,用于汇集、上传数据,与物联管理平台、测距模块、导线测温模块连接;
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通道环境的入侵物,与物联AI代理连接;
测距模块,用于测算入侵物与导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与物联管理平台和物联AI代理连接;
导线测温模块,用于测量当前的导线温度,与物联管理平台和物联AI代理连接;
声光报警模块,用于警示、提醒,与物联管理平台和物联AI代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3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