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角度弯管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3702.8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8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祝晓东;李岩;胡志刚;俞晨曦;郑亚生;杨志伟;方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工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B21D43/00;B21D43/04;B21D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姗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弯管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弯管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角度弯管机,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设立有移动块,所述加工台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加工台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杆,所述加工台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表面设立有弯管块,解决了现有的一些弯管机在使用时,多组的液压杆和伺服电机在工作时,不仅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制造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定期检修时长,管道折弯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管道进行扶持,从而容易使工作人员的手部收到伤害,夹持机构不能始终对管道进行固定限位,容易发生行程的偏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管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角度弯管机。
背景技术
管件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每个领域对于管道的应用需要对于管道进行形状的要求,此时需要使用到弯管机,弯管机通过对管道进行折弯,而现有的一些多角度弯管机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
现有的一些弯管机在使用时,大都采用多组液压杆和伺服电机来带动夹持装置对管道进行夹持,同时通过液压杆来对管道进行支撑和折弯,由于多组的液压杆和伺服电机在工作时,不仅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制造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定期检修时长,而且在对管道进行折弯时,不能对管道进行支撑,从而使管道折弯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管道进行扶持,从而容易使工作人员的手部收到伤害,不便于工作人员对折弯后的管道进行拿取,并且在对管道进行折弯过程中,夹持机构不能始终对管道进行固定限位,进而容易使管道在多次折弯时,容易发生行程的偏差。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多角度弯管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角度弯管机,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设立有移动块,所述加工台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加工台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杆,所述加工台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表面设立有弯管块。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弯管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移动块组成第一滑动结构,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螺栓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衔接杆,所述加工台的后侧表面螺栓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弯管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衔接杆的下表面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衔接杆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球,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放置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弯管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伺服电机的轴端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伺服电机的轴端卡合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弯管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连接杆与加工台组成第二滑动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有容纳框,所述容纳框的内部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与第一锥形齿轮杆的转动端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弯管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纳框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顶杆组成弹性结构,所述顶杆的末端螺栓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顶杆关于加工台的中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弯管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锥形齿轮杆与第二锥形齿轮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杆与加工台组成轴承转动结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杆的转动轴外表面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工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工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3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