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控制的制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93319.2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0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昕;谭波;陈思安;王泽渊;曾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1B3/06 | 分类号: | C01B3/06;C01B3/08;H01M8/06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文化大道555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控制 装置 | ||
1.一种稳定控制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罐,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气口,用于装填制氢反应所需的原料;
随动进水组件,内置于所述反应罐,包括可变形连通通道、出水端头和随动支架;所述可变形连通通道的两端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端头,用于将水引导至原料表面,所述随动支架连接所述出水端头;
所述随动支架搭置在原料的上表面,并供反应产生的气体乳状液穿过,当所述原料减少时,所述随动支架带动所述出水端头降低以使原料与水保持在预设接触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控制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连通通道可伸缩,所述可变形连通通道的伸缩方向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控制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连通通道包括竖直设置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外管的一端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另一端,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水端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控制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包括外罐体和内反应室,所述外罐体的顶部开设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气口,所述内反应室内置于所述外罐体,所述内反应室顶部开口,所述内反应室的顶部和所述外罐体顶部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内反应室的外侧壁和所述外罐体的内侧壁间隔设置,用于将原料反应产生的气体乳状液排出至外罐体内,所述内反应室用于装填原料,所述随动支架和所述出水端头均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内反应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控制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支架包括连接梁和支撑框,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出水端头和所述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为圆形框架,所述支撑框的圆形轮廓所在的平面和水平平面平行,所述支撑框抵接所述原料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定控制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反应室为顶部开口的圆形筒状,所述支撑框的周面抵接所述内反应室的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稳定控制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还包括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内反应室的外侧壁,多个所述连接杆环绕所述内反应室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外罐体的内侧壁,所述内反应室的底部和所述外罐体的底部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稳定控制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还包括废液排出口、废液水泵和安全阀,所述废液排出口开设于所述外罐体侧壁的底部,所述废液水泵设置于所述外罐体外侧并连通所述废液排出口,所述安全阀设置于所述外罐体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稳定控制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壳体、冷却水泵、控制盒和测温元件,所述冷却壳体包裹住所述内反应室的外侧壁,所述外罐体的顶部开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进口和所述冷却水出口均连通所述冷却壳体和所述内反应室外侧壁之间的空间,所述冷却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冷却水进口,所述控制盒电连接所述冷却水泵用于控制其流量,所述测温元件插设于所述外罐体并电连接所述控制盒。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稳定控制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头为圆形管状,所述出水端头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另一端向所述反应罐底部延伸并抵接原料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33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