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侦察、干扰、探测、通信射频一体化集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3249.0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7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旭;吴振南;刘云涛;蒋伊琳;赵忠凯;刘鲁涛;陈涛;郭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H04B1/719;G01S7/38;G01S13/66;G01S13/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侦察 干扰 探测 通信 射频 一体化 集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侦察、干扰、探测、通信射频一体化集成装置,本发明侦察、干扰、探测、通信一体化设备采用八个共形天线,可以对0.4GHz~4GHz频段内的辐射源信号进行被动探测;通过另外一组八个共形天线,可以对4GHz~18GHz频段内的辐射源信号进行电子侦察与干扰;利用4GHz~18GHz频段内的共形天线,可以将通信模式集成到整体设备上,与干扰模式共用一个链路,可通过程序控制进行切换,即可实现将通信模式集成到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雷达通信电子战一体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侦察、干扰、探测、通信射频一体化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多功能一体化集成技术在近些年电子对抗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应对复杂的电磁环境和精准打击的要求,弹载雷达单一的干扰、探测功能或者多种功能模块的简单叠加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作战要求,作战装备的功能复合成为现代作战装备发展的主流。在弹载雷达领域,一体化集成装置的设计主要解决在装置集成的条件下多种工作模式同时工作且互不影响问题,保证目标截获概率,提高目标定位精度,提升系统的工作效能。
专利《新型多通道电子侦察与电子对抗一体化装置及方法》(申请号:201811181586.0)将电子侦察和电子对抗进行了一体化集成,设计了一款一体化装置,但是没有对被动探测和通信两种模式进行一体化集成,与本发明专利不同。专利《一种机载液冷型侦察干扰一体化装置》(申请号:202010546380.4)主要对一体化设备工作时的散热问题进行了解决,由于是机载设备,运行时间较长,在实现侦察干扰功能的同时,需要降低设备温度,但是没有涉及侦察、干扰、探测、通信一体化,与本发明专利不同;专利《通信侦察干扰一体化数据链收发天线阵列》(申请号:201710547038.4)主要针对设备集成度的问题进行了方法设计,在实现通信侦察干扰一体化同时,减小设备的体积,增加设备集成度,与本发明专利不同;专利《一种侦察干扰一体化系统》(申请号:202010273015.0)主要是可以降低采样速率,简化发射和接收通道结构,可实现多频段多信号同时干扰,但是没有集成探测、通信的功能,与本发明专利不同;文献《一种实用雷达侦察干扰一体化收发前端设计方法》(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主要对一体化设备收发前端进行了设计,采用的是了一种微组装混合集成设计来实现接收阵列天线模块输出的和、差、校正收发前端,通过宽、窄带信号的上下变频达到发射激励驱动和数字接收机预处理,从而完成雷达探测、成像、侦察、干扰等功能,但是没有集成探测、通信的功能,也没有提到侦察、干扰、探测同时工作的模式,与本发明不同。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适应目前雷达电子战中对弹载雷达功能集成的高要求,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集侦察、干扰、探测、通信功能于一体的一体化设备,完成弹载雷达探测跟踪目标的同时可以对敌方目标辐射源进行干扰的目的,且可以择机与己方地面设备进行通信。提升设备的集成度,保证各功能模块同时工作互不影响,提升系统的工作效能。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包括:第一,侦察、干扰、探测、通信一体化设备采用八个共形天线,可以对0.4GHz~4GHz频段内的辐射源信号进行被动探测;第二,通过另外一组八个共形天线,可以对4GHz~18GHz频段内的辐射源信号进行电子侦察与干扰;第三,利用4GHz~18GHz频段内的共形天线,可以将通信模式集成到整体设备上,与干扰模式共用一个链路,可通过程序控制进行切换,即可实现将通信模式集成到一体化设备。其中被动探测模式下,利用八个0.4GHz~4GHz的共形天线对辐射源信号进行测向;电子侦察干扰模式下,利用六个4GHz~18GHz的共形天线对辐射源信号进行测向,另外两个天线为发射天线,用于干扰或通信发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多功能宽频带一体化射频集成问题的一种侦察、干扰、探测、通信射频一体化集成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3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高精度测量小热导率材料的界面接触热阻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苦荞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