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返式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93049.5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4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史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展鑫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7/10 | 分类号: | B65G27/10;B65G27/04;B65G3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297 | 代理人: | 胡清方;彭友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往返 输送 装置 | ||
一种往返式输送装置,具备前送送料单元和回送送料单元,前送送料单元具有前送主输送轨,回送送料单元具有回送输送轨,在回送输送轨上还设有回送辅输送路径,在回送辅输送路径的上游设有前送辅输送轨出口端,前送辅输送轨出口端与回送输送轨入口端邻接,使该器件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回送输送轨;前送辅输送轨出口端与回送输送轨入口端从前送主输送轨向回送输送轨倾斜;在所述回送辅输送路径的下游设有输送出口路径,使该器件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输送出口路径进入前送主输送轨;所述输送出口路径朝向所述前送主输送轨方向倾斜;所述回送辅输送路径从临界点至结束端止向前送辅输送轨方向倾斜,并且所述器件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前送辅输送轨。本发明具有在输送过程中可减少对电子元器件的表面磨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往返式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边使输送物在排列路上进行排列一边将被从排列路上排除的输送物返回上游侧并再次供给至排列路的往返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106956900A公开了一种循环式输送装置,具备供给侧输送体和回收侧输送体,所述供给侧输送体呈现用于将输送物向规定供给方向输送的振动形态且具有供给侧排列路,所述回收侧输送体呈现用于将输送物向与所述供给方向反向的回收方向输送的振动形态且具有回收侧输送路,该回收侧输送路接收被从所述供给侧排列路排除的输送物并将其向所述回收方向输送,且使该输送物的至少一部分返回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侧,设有回收转移部和供给转移部,所述回收转移部使被从所述供给侧排列路排除的输送物向所述回收侧输送路转移,所述供给转移部使利用所述回收侧输送路输送來的输送物向所述供给侧排列路转移;在所述回收转移部中,来自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输送物的排除路径的下游端部在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或者,在所述供给转移部中,所述回收侧输送路的下游端部在所述供给侧排列路的上游部的上方隔有间隔而伸出。
这种循环式输送装置可以很好地适应电子器件微型化输送,能够克服由于尘埃等导致输送物堵塞在输送路径中或粘附在输送面上而产生的输送不良, 或者由于污渍附着在输送物上而产生不良情况的输送污染等问题。以及在两输送体具有少许间隙及高低差而相对的上述回收转移部和供给转移部中,所存在的由于输送物卡入或尘埃堵塞而对输送动作带来障碍的问题。
但是,现有市场中不仅仅只是存在微型化电子器件的输送问题,还对这些微型化电子器件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不允许微型化电子器件的外观有任何磨损。现有的如上述的循环式输送装置很容易磨损电子元器件,造成在使用时不得不间歇使用,即停顿一会让供给侧输送体上的电子元器件输送到一定程度后,再开启该循环式输送装置,以免电子元器件长时间在输送轨道内循环,而造成电子元器件的表面磨损;另外,上述循环式输送装置在供给侧输送体和回收侧输送体的间隙之间出现卡料后,比较难以排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发明向社会提供一种在输送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电子元器件的表面磨损的往返式输送装置。
本发明还具有卡料时容易排出物料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往返式输送装置,具备前送送料单元和回送送料单元,所述前送送料单元呈现用于将器件向规定供给方向输送的振动形态且具有前送主输送轨,所述回送送料单元呈现用于将器件向与所述供给方向反向的回收方向输送的振动形态且具有回送输送轨,该回送输送轨接收被从所述前送主输送轨排除的器件并将其向所述回收方向输送,且使器件的至少一部分返回所述前送主输送轨的上游侧;
在所述回送输送轨上还设有回送辅输送路径,在所述回送辅输送路径的上游设有前送辅输送轨出口端, 所述前送辅输送轨出口端与回送输送轨入口端邻接,使该器件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回送输送轨;
所述前送辅输送轨出口端与回送输送轨入口端从所述前送主输送轨向回送输送轨倾斜;
在所述回送辅输送路径的下游设有输送出口路径,使该器件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输送出口路径进入前送主输送轨;
所述输送出口路径朝向所述前送主输送轨方向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展鑫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展鑫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3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