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和低温等离子的手术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92494.X | 申请日: | 2022-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6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葛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瑞朗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A61B18/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2 | 代理人: | 肖应国 |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低温 等离子 手术 电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和低温等离子的手术电极及系统,用于手术时的消融和凝血,手术电极包括电极、导向管、伸缩手柄和电路单元,其中,电极,有3个,包括电极头、绝缘层和电极线,除了对称设置的双电极,还包括设置在绝缘层外部的中空筒状的第三电极,手术电极系统包括手术电极、控制模块、输出模块,3个电极间通过串联或并联可以有效地将射频凝血、低温等离子消融这2种模式的益处组合到一个单一的设备中,本发明的整体构思最终实现了所述的手术电极及系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即符合医生的操作习惯,又节约了手术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是一种手术用有源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与射频等离子手术主机配合使用的射频和低温等离子的手术电极,包括三个电极头,可用于手术时的消融和凝血。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是在内窥镜下,分别采用射频电极用于凝血、等离子电极用于消融这2种分开的操作方式,射频电极和等离子电极目前还是需要与不同的电外科手术设备配套使用,比如,低温等离子设备只能支持等离子电极做体表消融,射频设备只能支持小功率电极做凝血操作。虽然也有很多称之为“射频等离子电极”,但是不同电极之间,即射频电极和等离子电极之间还是需要替换,手术过程中,频繁地更换电极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还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
市面上目前的电极产品,电极头常常还是中间有较小间隙隔离的两个对称性豆状电极头,这种电极只适合小范围的凝血和消融,在临床应用上还比较局限;由于豆状电极头只能产生小能量电流,止血和消融时,小电流对手术部位操作的作用面窄、作用深度浅,进一步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病人痛苦;但是当电极释放较大能量时,一方面会击穿两个电极之间的隔离绝缘层,无法产生电离层而无法实现等离子消融的功能,还会因能量释放不出来、能量过大导致电极短路,甚至造成因电极脱落掉进人体的危害。另一方面电极头产生的高温,不仅会粘连生物组织,术后还会导致因组织坏死、退化等组织损伤带来的副作用。因此,射频等离子电极还需要进行控制低温操作环境、简化射频等离子之间的转换、扩展同一电极上的级数及电极对设备的适配性等方面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射频和低温等离子的多级手术电极。
为达到上述目的或目的之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射频和低温等离子的手术电极,包括:电极、导向管、伸缩手柄和电路单元,其中电极,有3个,包括电极头、绝缘层和电极线,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导向管内;第一电极头、第二电极头与对应的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相连,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对称设置,可以是半柱状、片状或者突出的半球状;绝缘层内部设置有2个相互独立的孔道,用于容纳电极线,2条电极线设置在孔道内,各自被绝缘隔开;第三电极是伸出导向管外暴露的中空筒状结构,设置在绝缘层外部,与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之间相距0.5~5mm;该导向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导向管的一端用于容纳电极,导向管的另一端与伸缩手柄固定连接;伸缩手柄,一端固定该导向管,另一端固定电路单元,并将导向管内的电极和电路单元相连,控制电极伸出或缩回导向管上远离伸缩手柄的一端;电路单元,包括电缆线和电源插头,用于为该电极提供电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绝缘层在该第三电极头的前端部还设置有一个突出的一个台阶面,加强与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的绝缘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绝缘层最宽部位的外径,小于导向管内径且不小于第三电极的外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三电极的外径小于导向管内径,第三电极与导向管形成可相对滑动的间隙,且该电极与导向管平行,能够全部缩回导向管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的一端与对应的电极头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该导向管内部绝缘层内部设置的孔道,与该电路单元的电缆线固定连接,第三电极固定在绝缘层外部,且靠近伸缩手柄的一端直接与该电路单元的电缆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瑞朗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瑞朗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24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电胶及复合电缆
 - 下一篇:网盘盘符的实现方法、装置、网盘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