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工业污泥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组合物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0773.2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4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胡会超;陈港;柴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04 | 分类号: | B01J20/04;B01J20/22;C02F11/148;C02F101/30;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金福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工业 污泥 吸附 有机 卤化物 组合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去除工业污泥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组合物,包括磷酸盐类螯合剂、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及其盐类、有机酸类螯合剂及其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制备得到。还公开了一种去除工业污泥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方法,通过将所述组合物与pH值调节剂加入至污泥悬浮液,搅拌混合均匀,并将污泥悬浮液的pH值调节至3~12的范围内。调节污泥悬浮液的温度,将污泥悬浮液在流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处理一定时间后进行污泥浓缩等。本发明保护的螯合剂组合物对AOX的去除效果显著,采用简单环保的工艺步骤和工艺条件,AOX洗脱率最高超过95%。本发明使用原料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大规模应用,赋予了污泥的资源化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去除工业污泥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组合物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包括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不包括氟化物,主要产生于纺织染整、制药、造纸等行业,具有致毒、致畸、致癌、易富集难降解的特性,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染料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卤代苯胺、卤代硝基苯等合成中间体,使得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有机卤化物;此外,在染料生产过程中约有10%~20%的染料会释放到水体中,活性基团中含有卤素的活性染料以及发色基团中含卤素原子的其它类染料都会带来AOX的污染问题。这些有机卤化物亲脂性强,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容易被吸附从而积累到活性污泥中,致使污泥中AOX浓度高,若不能得到妥善处理,使其进入环境,则会危害生态安全,影响人类健康。
造纸工业的AOX污染主要来源于含氯漂白废水,有研究表明,纸浆在含氯漂白的过程中会产生三氯甲烷、氯代酚类、氯化脂肪酸等500多种有机氯化物,这些有机氯化物通常存在于制浆造纸废水或制浆造纸污泥中。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3544-2008),把AOX列为强制执行指标,排放限值为12mg/L,那些采用含氯漂白的企业将直接面临达标排放问题。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剩余活性污泥的减量脱卤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向剩余活性污泥中投加过量的铁粉,进行还原脱卤反应,获得反应液I;向反应液I中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获得反应液II;向反应液II中加入碱性水解剂,进行水解反应,获得反应液III;向反应液III中投加絮凝剂,经板框压滤后,获得滤液和滤渣。该工艺存在工艺过程复杂,同时,还需加入铁粉、氧化剂、水解剂和絮凝剂等,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和浪费,难以应用于在现实环境中。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AOX污染的剩余活性污泥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剩余活性污泥中加入负载铁锰元素的改性粉煤灰,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骨架剂,调节pH值为8~9,进行板框压滤,获得滤液和污泥滤饼。该方法通过利用粉煤灰的吸附能力和催化能力,并进行类芬顿/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反应。该方法存在着铁锰元素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很难实现在大规模的污泥中进行氧化反应等问题。
现有技术“染料废水及其剩余污泥中AOX的去除研究”研究了零价铁还原、芬顿氧化及其组合技术对染料企业剩余污泥中AOX的去除效果,优化了处理条件,解析了去除机理。研究表明,还原30d后再进行芬顿反应,则污泥中AOX去除率仅可达到90.3%,去除率低。
现有技术“微库仑法测定污泥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中建立了一种污泥样品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测定方法。公开了通过HNO3-NaNO3-活性炭体系震荡提取污泥中的有机卤化物的方法。该方法存在回收率较低的问题,且无法在大规模污泥中使用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原料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原料种类多成本高,以及无法大规模应用且去除率低等核心问题,提供一种去除工业污泥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工业污泥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0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