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TC系统的熔断航班提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90338.X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4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章;张军;侯昌波;郝育松;王松;李思远;朱文成;伍旭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G5/00 | 分类号: | G08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胡林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tc 系统 熔断 航班 提示 方法 | ||
1.一种基于ATC系统的熔断航班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熔断资料维护:获取熔断航班资料库;
预计执飞阶段:获取班期时刻表,将所述班期时刻表与熔断航班资料库进行熔断航班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在ATC系统计划席终端进行熔断航班预提示;
确认执飞阶段:接收航空飞行报文,将所述航空飞行报文与熔断航班资料库进行熔断航班匹配,若匹配成功,创建熔断航班提示列表,并在ATC系统计划席终端进行熔断航班确认执飞提示;
入境阶段:对雷达探测范围内所有航班进行雷达探测,根据探测结果标记所述熔断航班提示列表中即将入境的熔断航班,并在ATC系统管制席终端进行熔断航班入境提示;
所述熔断航班资料库包括熔断航班的航班号、起飞机场、目的机场、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TC系统的熔断航班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航班预提示,具体为:
在预计执飞阶段,获取班期时刻表,所述班期时刻表包括预计执飞航班的航班信息;
将所述预计执飞航班的航班信息与熔断航班资料库进行熔断航班匹配,若所述预计执飞航班的航班号、起飞机场以及目的机场与熔断航班的航班号、起飞机场以及目的机场一致,且,所述预计执飞航班的执飞日期在熔断航班的起止时间范围内,则匹配成功,在ATC系统计划席终端进行熔断航班弹窗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TC系统的熔断航班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航班确认执飞提示,具体为:
在确认执飞阶段,接收航空飞行报文,所述航空飞行报文为航空飞行动态固定格式电报,包括报文航班的航班信息,根据所述报文航班的航班信息判断所述报文航班是否经过管制区域,若经过,则生成确认执飞计划;
生成确认执飞计划后,将所述报文航班的航班信息与熔断航班资料库进行熔断航班匹配,若所述报文航班的航班号、起飞机场以及目的机场与熔断航班的航班号、起飞机场以及目的机场一致,且,所述报文航班的执飞日期在熔断航班的起止时间范围内,则匹配成功;
匹配成功后,根据所述确认执飞计划新建熔断航班,并在ATC系统计划席终端进行熔断航班弹窗提示;
创建熔断航班提示列表,将所述新建熔断航班放入熔断航班提示列表中,所述熔断航班提示列表包括新建熔断航班的航班信息和计划状态;
当所述新建熔断航班收到任意航空飞行报文时,在ATC系统计划席终端进行熔断航班弹窗提示,并根据报文类型更新所述熔断航班提示列表的计划状态,若所述计划状态发生变化,在ATC系统计划席终端进行熔断航班列表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TC系统的熔断航班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航班入境提示,具体为:
在航班入境阶段,对ATC系统雷达探测范围内的所有航班进行雷达探测,当探测到所述熔断航班提示列表中的新建熔断航班时,标记所述探测到的新建熔断航班的雷达标牌;
在所述熔断航班提示列表中,以特殊颜色标记所述探测到的新建熔断航班的计划状态,并在ATC系统管制席终端进行熔断航班列表提示。
5.一种基于ATC系统的熔断航班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料库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熔断航班资料库;
预提示模块:用于在预计执飞阶段获取班期时刻表,将所述班期时刻表与熔断航班资料库进行熔断航班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在ATC系统计划席终端进行熔断航班预提示;
确认执飞提示模块:用于在确认执飞阶段接收航空飞行报文,将所述航空飞行报文与熔断航班资料库进行熔断航班匹配,若匹配成功,创建熔断航班提示列表,并在ATC系统计划席终端进行熔断航班确认执飞提示;
入境提示模块:用于在入境阶段对雷达探测范围内所有航班进行雷达探测,根据探测结果标记所述熔断航班提示列表中即将入境的熔断航班,并在ATC系统管制席终端进行熔断航班入境提示;
所述熔断航班资料库包括熔断航班的航班号、起飞机场、目的机场、开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03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