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渔塘及渔业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9468.1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0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付国楷;张名豪;张丹;汪志强;周新;王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方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28;C02F1/00;C02F9/14;A01K63/0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黄河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生 生态 渔业 养殖 污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渔塘,其特征在于,生态渔塘(1)内有一座或多座渗透围隔(2),使生态渔塘(1)内部形成至少两个分区;渗透围隔(2)内部为中空结构,且装填有填料(22);渗透围隔(2)外表面有多个开孔;渗透围隔(2)顶端高于生态渔塘(1)的常水位线(8);渗透围隔(2)下方有隔水基础结构(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渔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为生态区(4) 和渔业养殖区(5),生态区(4)与渔业养殖区(5)面积比范围是1:2~1:9;渔业养殖区(5)设置有入水口(6),生态区(4)设置有出水口(7);生态区(4)底部高程比隔水基础结构(23)上表面高程低0.5~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渔塘,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22)的孔隙率为35%~55%;渗透围隔(2)表面单个开孔面积小于20cm2,填料(22)颗粒粒径大于渗透围隔(2)表面开孔尺寸;渗透围隔(2)顶端高于常水位线(8)10~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渔塘,其特征在于,生态区(4)内底部设置有一台或多台潜污泵(3),通过管道与渔业养殖区(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草共生型生态渔塘,其特征在于,渗透围隔(2)为透水石笼(21)、中空砖砌穿孔花墙(24)、中空钢混结构穿孔花墙(28)中的一种。
6.一种渔业养殖污水处理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草共生型生态渔塘,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渗透围隔(2)对生态渔塘(1)进行分区,形成生态区(4)和渔业养殖区(5),在渔业养殖区(5)设置入水口(6),在生态区(4)设置出水口(7);
步骤2:生态区(4)内底部设置有一台或多台潜污泵(3),通过管道与渔业养殖区(5)连通,潜污泵(3)定期或不定期开启;
步骤3:通过渔业养殖区(5)内的入水口(6)进行注水,注水至生态区(4)内水深为0.5~0.6m的时候停止注水;
步骤4:在生态区(4)构建水下生态系统;
步骤5:继续注水至常水位线(8);
步骤6:在渔业养殖区(5)进行渔业养殖,渔业养殖污水通过渗透围隔(2)缓慢渗透入生态区(4)内,在生态区(4)内对污水进行净化,通过出水口排至外环境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渔业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围隔(2)内装填有填料(22),填料(22)的孔隙率为35%~55%;渗透围隔(2)外表面有多个开孔,单个开孔面积小于20cm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渔业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生态系统中包括沉水植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渔业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生态系统中包括净水微生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渔业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生态系统中包括底栖动物、浮游动物以及鱼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方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方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94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