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仪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89285.X | 申请日: | 2022-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7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汉;西蒙·迈克尔·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高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辅助 治疗 乳腺癌 仪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仪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医学治疗设备难以实现有效固定且无法完成复杂的多向调节的问题。它包括一端设有竖直安装杆的滑动底座,竖直安装杆端部两侧通过按压式定位组件连接有能够沿竖直安装杆一端进行周向转动的活动连接支架,且活动连接支架远离竖直安装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辐照器调节杆,辐照器调节杆一端通过转动调节组件转动连接有一端安装有辐照器的辐照器安装机构,且辐照器一侧设有定距机构,定距机构与设置在辐照器调节杆上的电动调节按钮电性连接,且辐照器调节杆上设有距离显示屏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操作便捷,稳定性佳,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中医治疗等,常规治疗除了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还会对患者带来心理伤害,并且乳腺癌还非常容易复发,会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而应用在光医学领域的产品主要是全身产品和单头局部产品,其中全身产品虽然能够使用于乳腺癌或者乳腺类疾病,但是设备成本高且无法调整照射角度,难以针对局部进行照射;而单头产品则无法满足乳腺癌或者乳腺类疾病的治疗需求;除此之前,现有的光医学治疗设备难以实现复杂的多向调节,且在完成照射角度调节后难以实现有效固定,在光学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移动,使用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同光源宽光谱多波段多用途光谱辐照治疗仪[CN202111007853.4],它包括整机显示操作台、升降臂以及治疗头,所述整机显示操作台安装在立柱形可移动机身上,并与治疗头连接,用以控制治疗头的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所述升降臂安装在立柱形可移动机身的上端,升降臂一端连接立柱形可移动机身的上端,另一端连接到治疗头上,用以调节治疗头的高度和照射角度;所述治疗头安装在升降臂的前端,用以对治疗部位进行辐照。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学治疗设备照射角度调节不便且难以满足多样化治疗需求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难以实现复杂的多向调节,且在完成照射角度调节后无法实现有效固定,在光学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移动,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使一种红外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仪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红外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仪器,包括一端设有竖直安装杆的滑动底座,竖直安装杆端部两侧通过按压式定位组件连接有能够沿竖直安装杆一端进行周向转动的活动连接支架,且活动连接支架远离竖直安装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辐照器调节杆,辐照器调节杆一端通过转动调节组件转动连接有一端安装有辐照器的辐照器安装机构,且辐照器一侧设有定距机构,定距机构与设置在辐照器调节杆上的电动调节按钮电性连接,且辐照器调节杆上设有距离显示屏幕。通过在活动调节之间与竖直安装杆之间设置按压时定位组件,角度调节完成后能够实现有效固定,防止移动,且通过在活动调节杆上连接辐照器调节杆,利用辐照器调节杆连接带有辐照器的辐照器调节杆,能够实现复杂的多向角度调节的要求,使用效果好,同时,距离显示屏幕以及距离显示屏幕的设置能够更好把握定距机构的长度,提高使用精确度。
在上述的一种红外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仪器中,按压式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竖直安装杆端部的转动安装槽,且转动安装槽内径向穿设有转动定位筒,活动连接支架一端通过转动套筒设置在转动定位筒上,转动定位筒内通过转动连接轴设有转动定位杆,且转动定位筒周向内侧的装配插槽内设有能够沿装配插槽轴向升降从而对转动定位杆施加顶压作用力使转动定位杆转动的升降顶压轴体,装配插槽底部与升降顶压轴体之间设有能够对升降顶压轴体定位的联动定位组件。利用升降顶压轴体对转动定位杆进行顶压,使转动定位杆对转动套筒进行定位,联动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高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高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92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网络推理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平稳的油罐内部旋转升降施工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