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除臭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89233.2 | 申请日: | 2022-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1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逸新;宗伟;袁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荣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2/24 | 分类号: | D01F2/24;D01F1/10;D01D1/02;D01D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林霈貞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除臭 再生 纤维素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纤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菌除臭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选取艾蒿、绿茶、猕猴桃等植物作为原料,进行超声萃取,提取植物中的多酚类物质,能够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生长,杀死细菌,达到抑菌的效果,多酚类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能够和胺基、氨等基团进行缩合、中和等反应,有效去除环境中游离的异味,达到除臭的目的,双醛纤维素上的醛基和植物提取多酚之间发生反应,共价交联,实现长期附着,在洗涤过程中也不易流失,实现长久抗菌除臭的功效,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除臭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文明的迅速发展,再生纤维素纤维是由天然纤维素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制备得到的可再生纤维,以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柔软舒适度好、吸湿性好的特点,同时染色性能和光泽俱佳,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易于纺丝加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小,是纺织工业中重要的原料,近年来,各种功能化的产品层出不穷,抗菌、除臭、防螨等高效性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其中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制造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各项性能,十分符合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在服装、家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再生纤维素纤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天然棉、麻纤维的不足之处,但纤维素纤维优良的亲水吸湿性特点,容易遭受细菌微生物的侵扰,细菌在潮湿环境中更易迅速繁殖,使得纤维制品变色、发霉,同时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影响人体健康,细菌在分解人体产生的分泌物过程中,会产生难闻的臭气,尤其是老年人群体,皮肤的新陈代谢较为缓慢,会产生老人味,而再生纤维素纤维本身没有抗菌除臭的效果。
中国专利CN108193297A提供了一种高粱壳多酚染色纤维,采用高粱壳为原料,提取高粱壳多酚和高粱壳纤维素,将高粱壳纤维素制备成纺丝液,加入高粱壳多酚,纺丝得到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是一种功能性的纤维,但提取的多酚类物质较少,纯度低,抗菌效果有所欠缺,不能赋予再生纤维素纤维很好的除臭功效,提纯植物中富含的多酚类物质,实现抗菌除臭的效果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除臭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通过从植物中提取多酚类物质,对纤维素进行改性,得到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纤维,解决了普通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没有抗菌除臭的功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菌除臭再生纤维素纤维,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多酚-纤维素复合材料80-90份、增稠剂0.1-1份、凝固浴1-3份。
优选的,所述抗菌除臭再生纤维素纤维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1)植物功能组分的制备:将植物原材料依次粉碎、超声萃取、提纯、干燥,得到植物功能组分;
步骤(2)多酚-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步骤(1)中的植物功能组分与双醛纤维素悬浮液混合,反应后,得到多酚-纤维素复合材料;
步骤(3)抗菌除臭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将步骤(2)中的多酚-纤维素复合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得到功能纤维素溶液,在所述功能纤维素溶液中加入增稠剂、凝固浴,通过湿法纺丝,得到抗菌除臭再生纤维素纤维。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双醛纤维素悬浮液采用以下方法制备:采用醋酸钠缓冲液、高碘酸钠对纤维素进行改性,得到双醛纤维素悬浮液。
优选的,所述纤维素包括竹纤维素、棉纤维素、麻纤维素、原木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植物原材料包括艾蒿、绿茶、猕猴桃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增稠剂包括无机增稠剂、纤维素类、脂肪醇、脂肪酸类、醚类、聚丙烯酸酯、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荣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荣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9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神经网络推理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