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集雨水窖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8353.0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2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万源;李军明;兰文军;王利强;李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绥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E03B3/02;E03B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朱木兰 |
地址: | 01005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雨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集雨水窖,涉及雨水窖技术领域,包括开设在地面的窖体,所述窖体顶部外壁的边缘处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引流斗,所述引流斗的内壁开设有若干环形结构的集尘槽,所述引流斗的底部内壁开设有集流孔,所述集流孔的内壁插接有集水筒,所述集流孔顶部外壁的边缘处设置有滤尘罩,所述滤尘罩的外壁开设有若干滤尘孔,所述集水筒的内壁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外壁的中间处开设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的四周内壁开设有若干等距离叠加设置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呈弧形结构,所述集水筒的底部内壁设置有活塞筒。本发明可以过滤雨水中的灰尘,避免窖体内灰尘的堆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雨水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集雨水窖。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其附近应新建、改造和完善小型集雨、蓄水设施,包括集雨窖、蓄水池、截潜流等,并配套节水补灌设备,实行适时补灌,取保农作物关键期用水,增加农田抗旱能力的建设要求,可以实现秋雨春用的关键期用水等作用。
现有的集雨窑均通过在地面上开设一个蓄水池,然后在其上铺设好集雨布,这样就完成了设置,但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结构较为简单,且功能单一,仅仅只能起到蓄水的作用,另外,雨水中含有很多的灰尘杂质,灰尘杂质流入至集雨水窖内堆积影响其盛水的能力,因此具有待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集雨水窖。其优点在于可以过滤雨水中的灰尘,避免窖体内灰尘的堆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集雨水窖,包括开设在地面的窖体,所述窖体顶部外壁的边缘处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引流斗,所述引流斗的内壁开设有若干环形结构的集尘槽,所述引流斗的底部内壁开设有集流孔,所述集流孔的内壁插接有集水筒,所述集流孔顶部外壁的边缘处设置有滤尘罩,所述滤尘罩的外壁开设有若干滤尘孔,所述集水筒的内壁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外壁的中间处开设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的四周内壁开设有若干等距离叠加设置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呈弧形结构,所述集水筒的底部内壁设置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堵塞块,所述堵塞块与流通孔相适配,所述集水筒底部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引流块,所述引流块的顶部呈斜面设计,所述集水筒位于引流块较低端的外壁开设有漏水孔。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雨水落在引流斗上,顺着引流斗向中间汇集,当雨水在引流斗内壁流动时,雨水中的一些灰尘会在集尘槽内沉积,然后雨水流动至集水筒内,滤尘罩则可以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进入至固定板上,随着雨水汇聚越来越多,在水压的作用下,堵塞块在流通孔内慢慢移动,雨水则可以顺着流通孔和导流孔落到引流块上,顺着引流块的斜面从漏水孔进入至窖体内进行收集,从而可以过滤雨水中的灰尘,避免窖体内灰尘的堆积,同时可以在不下雨时堵塞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完全堵住流通孔,可降低窖体内雨水的蒸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顶部外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板,且导流板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导流板的斜面可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方便将雨水引入至流通孔内,提高了雨水的收集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堵塞块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积水槽,且积水槽的截面呈半圆型结构。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固定板的上方汇集较多雨水时,雨水会进入至积水槽,可以增加雨水对堵塞块的压强,方便雨水推动堵塞块移动,提高了雨水收集的便捷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堵塞块为圆台型结构。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圆台型结构的堵塞块表面比较光滑,可方便堵塞块进入至流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绥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绥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8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 下一篇:一种面部可吸收软组织提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