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菌剂培养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87151.4 | 申请日: | 2022-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0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肖奎;简龙骥;向文良;宋菲菲;刘学阳;郑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4;C12M1/00;C12N1/20;C12N1/16;C12R1/01;C12R1/645;C12R1/225;C12R1/065 |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吴飞 |
| 地址: | 610095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培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复合菌剂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罐(1)和调节机构(2),用于培养光合细菌、固氮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其中一种;
培养罐(1)顶部设有投料口(11)和透气口(12),底部设有出料口(13);
设置调节机构(2)位于培养罐(1)左侧,调节机构(2)包括调节板(21)、卡板(22)、矩形框(23)和移动块(24),卡板(22)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调节板槽(221)、矩形框槽(222)和移动块槽(223),调节板(21)上下滑动配合于调节板槽(221),矩形框(23)左右滑动配合于矩形框槽(222),移动块(24)上下滑动配合于移动块槽(223);
调节板(21)底部为朝向培养罐(1)设置的斜面(211),矩形框(23)内设有滚轮(231),滚轮(231)前后两面通过轴承连接于矩形框(23)内壁,滚轮(231)外壁同时紧贴斜面(211)和移动块(24)顶部,矩形框(23)左壁通过第一弹簧(25)连接卡板(22)左壁,矩形框(23)右壁设有透气转换板(233),透气转换板(233)左右移动用于打开或关闭透气口(12),从左到右的方向上,移动块(24)顶部设有水平区(241)和倾斜向上的倾斜区(242),移动块(24)底部设有推杆(243),推杆(243)贯穿卡板(22)底部后连接有密封板(26),推杆(243)外设有第二弹簧(244),第二弹簧(244)两端连接移动块(24)和卡板(22),密封板(26)水平设置,密封板(26)另一端位于出料口(13)处,密封板(26)上下移动用于打开或关闭出料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剂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右到左的方向上,透气转换板(233)上设有透气区(2331)、密封区(2332)、透气区(2331),透气区(2331)设有若干透气孔,当滚轮(231)位于水平区(241)和倾斜区(242)交界处时,密封区(2332)封闭透气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剂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罐(1)顶部设有两个密封条(14),密封板(26)位于两个密封条(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剂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滚轮(231)位于水平区(241)和倾斜区(242)交界处时,第一弹簧(25)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簧(244)为自然状态或压缩状态,出料口(13)处于关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菌剂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板(21)顶部设有升降杆(214),调节板(21)顶部两侧设有凸耳(212),凸耳(212)底部通过第三弹簧(213)连接于卡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菌剂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板(21)前壁设有贯穿槽(215),调节板槽(221)后壁上设有导向杆(2211),导向杆(2211)上下滑动配合于贯穿槽(215)内。
7.一种复合菌剂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培养菌液:使用四个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菌剂培养装置分别培养光合细菌、固氮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并扩繁制备菌液;
培养复合菌剂:采用PLA培养基,无菌条件下接入乳酸菌菌液初始浓度0.5~1.2·105cfu/ml、接种量8~15ml/L,静置培养3~6d,NaOH溶液调节发酵液pH7.5~8,无菌条件下接入光合细菌菌液、固氮菌菌液和酵母菌菌液,菌液初始浓度均为0.5~1.2·105cfu/ml,比例为10:5:8ml/L,20~40℃、2500~3500Lux、静置培养8~15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菌剂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PLA培养基:酵母提取物1.0~2.5g,甘露醇1.0~3.0g,葡萄糖1.0~2g,TES母液0.5~1.5ml,蒸馏水800~1200ml,pH7.0~7.5,121℃、15min灭菌。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复合菌剂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菌液的具体步骤为:
将光合细菌、固氮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其中一种菌株、配料、蒸馏水从投料口(11)投入培养罐(1)内,封闭投料口(11),此时,滚轮(231)位于水平区(241)和倾斜区(242)交界处;
培养一段时间后,调节板(21)开始向上移动,矩形框(23)受到第一弹簧(25)向左的弹力,开始向左移动,使透气区(2331)移位至透气口(12)上;
补氧结束后,调节板(21)向下移动至原处,滚轮(231)收到斜面(211)的挤压,使矩形框(23)向右移动至原处;
再次培养一段时间后,调节板(21)继续向下移动,滚轮(231)受到斜面(211)挤压使矩形框(23)继续向右移动,另一个透气区(2331)移位至透气口(12)上,与此同时,滚轮(231)挤压倾斜区(242)使移动块(24)、密封板(26)开始下移,密封板(26)脱离出料口(13),开始将菌液释放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71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