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排刀式精密卧式数控车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87043.7 | 申请日: | 2022-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9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宙;林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宇宙机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3/06 | 分类号: | B23B3/06;B23Q5/40;B23Q1/25;B23Q11/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周卫 |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排刀式 精密 卧式 数控车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排刀式精密卧式数控车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丝杠轴承,所述第一丝杠轴承的一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母将第一丝杠轴承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上,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丝杠副总成,通过第一丝杠轴承和丝杠副连接座相互配合,对丝杠副总成进行限位,第一锁紧螺母对第一丝杠轴承进行固定,防止丝杠副总成从安装壳上脱落的现象,同时由于采用了预拉机构,通过预拉丝杠从而抵消加工过程中丝杠热变形带来的误差,进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卧式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型排刀式精密卧式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卧式数控车床体积较大,不方便对其进行高效的运输,在对目标工件进行加工时,仅能对工件进行一种类型的加工,不能更改加工的类型,使得加工的效率低下,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丝杠热变形容易对目标工件的加工带来误差,从而影响目标工件的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如何通过设置预拉机构,通过第一丝杠轴承和丝杠副连接座相互配合,对丝杠副总成进行限位,第一锁紧螺母对第一丝杠轴承进行固定,防止丝杠副总成从安装壳上脱落的现象,同时由于采用了预拉机构,通过预拉丝杠从而抵消加工过程中丝杠热变形带来的误差,进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2)如何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Z轴托板移动,搭配上中心架上的限位套,使得方便调节目标工件的加工长度或者加工位置,可加工细长轴类产品,也可实现一次送料加工多个短料产品,大大的提高了加工的效率,而主轴总成与X轴拖板、Z轴托板中心对称的排布结构,还具有高刚性、高稳定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小型排刀式精密卧式数控车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预拉机构,所述预拉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丝杠轴承,所述第一丝杠轴承的一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母将第一丝杠轴承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上,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丝杠副总成,所述丝杠副总成的中部活动套设有丝杠副连接座,所述丝杠副连接座与安装壳的内壁之间活动安装有用于限位丝杠副连接座的垫片,所述空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对丝杠副总成进一步限位的限位机构;通过联轴器将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动力传输到丝杠副总成上,再通过第一丝杠轴承和丝杠副连接座相互配合,对丝杠副总成进行限位,使得丝杠副总成发生平稳的转动,同时由于采用了预拉机构,通过预拉丝杠从而抵消加工过程中丝杠热变形带来的误差,进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接在安装壳上的第二丝杠轴承,所述第二丝杠轴承的一端通过第二锁紧螺母将第二丝杠轴承固定在安装壳上,所述第二丝杠轴承的内部设置有丝杠轴承隔套,所述丝杠副总成的一端活动套设在丝杠轴承隔套的内部;通过丝杠轴承隔套保护丝杠副总成,减少其与第二丝杠轴承之间的摩擦损耗,延长丝杠副总成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预拉调节内螺母和预拉调节外螺母相互配合进一步加固了第二丝杠轴承,减少其出现晃动脱落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二丝杠轴承的外部依次设置有预拉调节内螺母和预拉调节外螺母,所述预拉调节内螺母和预拉调节外螺母对第二丝杠轴承进行进一步的限位,提高第二丝杠轴承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壳靠近第二丝杠轴承的一端设置有防尘盖;在不使用丝杠副总成时,通过防尘盖防止灰尘进入第二丝杠轴承与丝杠轴承隔套之间,对第二丝杠轴承和丝杠轴承隔套造成影响,保证了丝杠副总成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宇宙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宇宙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7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