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酰氯类小分子优化钽铌酸钾/聚偏氟乙烯薄膜介电性能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85167.1 | 申请日: | 2022-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家齐;左宇航;刘欣美;杨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27/16 | 分类号: | C08L27/16;C08K3/24;C08K9/04;C08J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酰氯类小 分子 优化 钽铌酸钾 聚偏氟 乙烯 薄膜 性能 方法 | ||
1.一种利用酰氯类小分子优化钽铌酸钾/聚偏氟乙烯复合薄膜介电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水热法合成纳米尺寸的钽铌酸钾(KTN)粉末,作为纳米填料;
2)对KTN表面进行改性,取1.5克KTN粉末溶解在10毫升DMF溶液中得到混合物1,向混合物1缓慢滴入一定量的酰氯类小分子作为改性剂;
3)加入0.15克无水碳酸钾以除去亲核反应生成的氯化氢,室温反应12-24小时;
4)所得产物分别用DMF和乙醇洗涤两次,在60摄氏度下干燥12小时,得到表面含有不同官能团的改性后的KTN粉末;
5)将改性后的KTN粉末加入DMF溶剂中得到混合物2;
6)然后将PVDF粉末分多次加入混合物2,在搅拌2小时后得到胶体1,胶体1放置2个小时进行消泡后,用刮膜机在干净的玻璃板上进行涂膜,然后将薄膜在100摄氏度的温度下加热12小时,制备成复合薄膜。
2.一种利用酰氯类小分子优化钽铌酸钾/聚偏氟乙烯复合薄膜介电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中步骤1)所述的KTN优选组分为KTa0.5Nb0.5O3。
3.一种利用酰氯类小分子优化钽铌酸钾/聚偏氟乙烯复合薄膜介电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中步骤2)所述的酰氯类小分子优选为甲基丙烯酰氯,2-丙烯-1-磺酰氯或苄磺酰氯;当选用甲基丙烯酰氯作为改性剂时,KTN与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0:1,反应时间为12小时;当选用2-丙烯-1-磺酰氯作为改性剂时,KTN与改性剂的质量比为20:1,反应时间为12小时;当选用苄磺酰氯作为改性剂时,KTN与改性剂的质量比为20:1,反应时间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51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