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刮刀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84031.9 | 申请日: | 2022-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6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岳;石佳;周程辉;吕红;李倩;陈宇业;申婧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禹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刮刀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细胞刮刀,该细胞刮刀包括:第一刀头结构,具有第一刀尖,所述第一刀尖用于刮取细胞,所述第一刀尖的延伸方向位于第一平面;刀柄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刀头结构,所述第一刀头结构相对于所述刀柄结构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调节结构,连接于所述刀柄结构和所述第一刀头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刀头结构相对于所述刀柄结构转动。在工作的时候,首先使第一刀头结构的第一刀尖贴合于培养皿的底壁,之后通过操控调节结构,使调节结构控制第一刀头结构相对于刀柄结构转动,即可实现对培养皿的底壁大面积的细胞进行刮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生物实验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细胞刮刀。
背景技术
目前从贴壁细胞中提取蛋白质时,通常先加入细胞裂解液,充分裂解消化后,细胞会贴壁不牢甚至脱落,这时再使用一次性细胞刮刀将其从培养皿或孔板上刮取下来,以确保获得所有细胞,再用移液器将裂解液和细胞的混合物转移至离心管中进行后续的操作以分离得到蛋白质。由于现有的细胞刮刀单次刮取的面积有限,需要操作者反复多次在培养皿或孔板底面上来回刮取,导致操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刮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细胞刮刀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细胞刮刀,包括:
第一刀头结构,具有第一刀尖,所述第一刀尖用于刮取细胞,所述第一刀尖的延伸方向位于第一平面;
刀柄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刀头结构,所述第一刀头结构相对于所述刀柄结构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
调节结构,连接于所述刀柄结构和所述第一刀头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刀头结构相对于所述刀柄结构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刀头结构,具有第二刀尖,所述第二刀尖用于刮取细胞,所述第二刀尖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平面;
所述第二刀头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刀柄结构,所述第二刀头结构相对于所述刀柄结构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
所述调节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刀头结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刀头结构相对于所述刀柄结构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头结构设置于所述刀柄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二刀头结构设置于所述刀柄结构背离于所述第一刀头结构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
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刀头结构,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轴和所述第一刀头结构的转动轴共线;
控制杆,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形成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控制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刀柄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
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刀头结构,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轴和所述第二刀头结构的转动轴共线;
所述控制杆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形成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
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刀柄结构,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杆,用于带动所述控制杆朝向远离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方向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杆包括主杆和控制块,所述主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块,所述控制块凸出于所述主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4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铌铝合金高温熔炼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级防掉螺杆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