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端顶压同步旋转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3352.7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4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军;陈鹏宇;李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徐永谦 |
地址: | 61010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端 同步 旋转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端顶压同步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分度机构;能够发生轴向移动以及旋转运动的传动组件;顶压组件,顶压组件与传动组件的另一端固定,顶压组件随着传动组件移动和/或旋转;用于驱动传动组件轴向位移的轴向驱动组件,轴向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配合;位于顶压组件一侧的旋转顶压组件,轴向驱动组件驱动传动组件移动使传动组件靠拢或远离旋转顶压组件;传动组件或者旋转顶压组件与旋转分度机构连接。本发明适用于组合零件在轴向两侧均需要压紧以保持形状位置,并且双边压紧位置均有原位要求,压紧后双边同步旋转分度进行操作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端顶压同步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定子1完成组装后,通常需要将接线组件2与定子1进行装配,通过接线组件2将定子1的电极(例如三相电极)引出。接线组件2呈圆环状,其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接线部件2a,接线组件2的一个轴向端面上设有多个电极2b,接线组件2的另一个轴向端面上设有卡接部2c。
定子1与接线组件2组装时,通过人工将定子1放在一个转盘上,将接线组件2中的卡接部2c卡入到定子铁芯1a上设置的卡槽1b中形成预定位后,然后将定子1上的多个铜线1c分别对应地卡入到接线部件2a中,用钳子将铜线1c折倒,将多余的铜线剪掉之后,再将铜线1c与接线部件2a焊接。焊接完成之后,由于多个铜线1c与接线部件2a形成固定,以及卡接部2c与卡槽1b形成的卡接,使得定子1与接线组件2固定成一体从而形成定子组装体3。
对于上述的定子1与接线组件2的装配,由于两者的整体装配过程均由人工完成,不但装配效率低,而且由于定子1与接线组件2之间仅仅通过卡接部2c与卡槽1b的预定位,这种预定位的精度不能保证,导致在装配过程中定子1与接线组件2之间出现偏摆或移动的情况,造成装配精度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的两端顶压同步旋转装置,本发明适用于组合零件在轴向两侧均需要压紧以保持形状位置,并且双边压紧位置均有原位要求,压紧后双边同步旋转分度进行操作加工。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两端顶压同步旋转装置,包括:
旋转分度机构;
能够发生轴向移动以及旋转运动的传动组件;
顶压组件,顶压组件与传动组件的另一端固定,顶压组件随着传动组件移动和/或旋转;
用于驱动传动组件轴向位移的轴向驱动组件,轴向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配合;
位于顶压组件一侧的旋转顶压组件,轴向驱动组件驱动传动组件移动使传动组件靠拢或远离旋转顶压组件;
传动组件或者旋转顶压组件与旋转分度机构连接。
定子和接线组件在预定位后形成的定子组装体的轴向两侧均需要压紧以保持形状位置,且初始的压紧位置必须是特定的位置,通过本发明的两端顶压同步旋转装置,将定子组装体顶紧在顶压组件和旋转顶压组件之间,旋转分度机构一侧转动时,另一侧始终保持压紧并跟随同步旋转,旋转一周结束,顶压组件和旋转顶压组件又分别复位到初始原位等待下一个产品进行同样的操作。本发明为自动设备,其主动、从动侧进行特定位置压紧,同步旋转,一周后自动复位到原位,从动部件无额外动力。整个操作加工过程工件始终处于约束状态,能很好的保持产品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定子组装体的示意图;
图2为两端顶压同步旋转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两端顶压同步旋转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顶压组件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旋转顶压组件的立体图;
图6为定子组装体一端与顶压组件结合另一端与旋转顶压组件分离的示意图;
图7为定子组装体一端与顶压组件结合另一端与旋转顶压结合时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3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