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冷热处理的益生菌肠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83073.0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2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柴佳太;李凤和;李效文;边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生生物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35/741;A61K47/26;A61K47/32;A61K47/36;A61K47/46;A61P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热 处理 益生菌肠溶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冷热处理的益生菌肠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涉及益生菌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使用秸秆、淀粉和低聚木糖制备肠溶益生菌颗粒,其制备工艺简单,所用材料为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农作物秸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且实现了生物质秸秆的高值化利用;由于所用秸秆为具有管束或孔洞结构的秸秆,因此所制备的益生菌颗粒剂中负载有非常可观的益生菌量,且对益生菌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该方法制备的益生菌颗粒不仅适用于低温冷冻加工,也适合于较高温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冷热处理的益生菌肠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宿主肠道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益生菌制剂因其无毒、绿色安全、能提高抗病能力和能长期稳定保存等优点逐步成为替代抗生素的首选。
研究表明,益生菌产品发挥益生作用的技术要求是其到达肠道的活菌数≥106CFU/g,然而游离益生菌在宿主的胃中会因受胃液和胃蠕动剪切作用失活而无法再提供健康益处,为此需借助微囊或肠溶包衣颗粒剂等递送系统实现。
用于制造微胶囊的材料通常是生物聚合物,如海藻酸盐、角叉菜胶、明胶、黄原胶、蛋白质和淀粉等(Ding等,2009;Anal等,2007)。使用较为广泛的为海藻酸盐,海藻酸盐凝胶珠能在胃环境和储存过程中有保护作用,但其捕集不稳定且耐热效果较差(Malmo等,2021;Gbassi等,2009;Willaert等,1996);在海藻酸盐凝胶中加入多孔淀粉虽然可以很好地解决海藻酸盐凝胶捕集不稳定的问题(Li等,2016),但不适用于较高温度的热加工,因此这类微囊化颗粒剂不得不采用高能耗的低温(冷冻)真空干燥工艺加工(Tripathi等,2014),致使制剂成本过高。
肠溶包衣颗粒剂是采用湿法或干法制粒后接干燥和喷液(喷雾)包衣加工而成的,其中包衣也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但是多数益生菌因本身耐热性差而难以耐受颗粒干燥和包衣所需要的加热加工过程,因此制剂中的活菌量显著下降(Mokhtari等,2017;Picot等2014;Estevinho等,2013)。
目前虽然报道了许多益生菌产品制备方法,但益生菌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受外界温度、氧气、光照、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丧失活性,存在存活率低、成本高、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冷热处理的益生菌肠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采用秸秆、淀粉和低聚木糖作为益生菌的负载和耐冷热处理的保护材料,使制得的益生菌肠溶颗粒具有耐高温和低温冷冻特性以及耐酸性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冷热处理的益生菌肠溶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MRS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秸秆,或者加入秸秆和淀粉,然后将培养基放入高温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处理,待冷却后接种益生菌,孵育培养,培养结束后离心,得到负载有益生菌的秸秆;
步骤二、向上述负载有益生菌的秸秆中加入低聚木糖和粘合剂进行制粒,干燥,得到益生菌颗粒;
步骤三、对上述益生菌颗粒使用肠溶乳胶液或肠溶树脂进行包衣,得到益生菌肠溶颗粒。
所述益生菌肠溶颗粒中的秸秆含量为1-90%(w/w),益生菌含量1×106-1×1010CFU/g。
所述秸秆包括玉米秸秆、玉米芯、麦秸秆、稻草、油菜秸秆、青稞秸秆和甘蔗渣等农作物秸秆,也包括牧草和其他杂草。优选具有管束或囊腔结构的秸秆,或是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酶预处理制备的多孔秸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生生物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安生生物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3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