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灸康复用的往复式按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2664.6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2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来福;崔红凯;和青松;刘鹏民;丁新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0;A61H7/00;A61H39/04;A61N1/3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康复 往复 按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灸康复用的往复式按摩装置。为了解决电子针灸失去了传统针灸的提插针刺手法,并且病人难以掌握穴位在自己身体上精确的位置,均会将影响针灸的保健康复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针灸康复用的往复式按摩装置,包括有往复触发单元和提插仿真单元等;往复触发单元连接提插仿真单元。将现有的电子针灸与传统针灸相融合,利用电子针灸无需深刺入穴位深处便能达到刺激穴位的特点,以及利用传统针灸的提插手法能够对经络气血进行调整的特点,在提高对穴位刺激的定位精确度同时,模拟传统针灸的提插手法对穴位附近的经络气血进行调整工作,实现对病人指定穴位的区域进行往复式按摩针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灸康复用的往复式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把毫针刺入病人体内指定的穴位中,使用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不同于传统的针灸,电子针灸通过控制在病人肌肤上施加指定频率的脉冲电流来刺激穴位,达到保健康复效果。
由于电子针灸不需要像传统针灸一样将毫针深刺入穴位深处,因此病人无需学会针灸的各种针刺手法,便可通过电子针灸在家自己进行保健康复工作,然而针灸讲究的是利用针身在穴位中的上下移动过程对经络气血进行调整,当病位在深部,须引气入内,当病位在浅层,须引气外出,电子针灸的工作原理失去了上述的提插针刺手法,从而使电子针灸的保健康复效果与传统针灸的保健康复效果有较大差距,另外当病人不熟悉穴位的分布规律时,难以掌握穴位在自己身体上精确的位置,因此也将影响针灸的保健康复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电子针灸失去了传统针灸的提插针刺手法,并且病人难以掌握穴位在自己身体上精确的位置,均会将影响针灸的保健康复效果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灸康复用的往复式按摩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灸康复用的往复式按摩装置,包括有往复触发单元、提插仿真单元、行针单元、拉伸单元、外壳、固定环板、电流发生装置、内部固定架和魔术绑带;外壳的上侧固接有固定环板;外壳与固定环板的左侧之间固接有电流发生装置;外壳的内侧固接有内部固定架;外壳的下侧固接有魔术绑带;固定环板的内侧连接有往复式旋转的往复触发单元;电流发生装置通过集成线路电连接往复触发单元;内部固定架的内侧连接有模拟提插式行针的提插仿真单元;往复触发单元连接提插仿真单元;集成线路连接提插仿真单元;内部固定架的外侧连接有电流刺激式行针的行针单元;行针单元的内侧连接有帮助行针单元往复升降的拉伸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往复触发单元包括有内齿环、环形滑块、第一安装座、微型马达、直齿轮、第二安装座、电流转换器、压块、内极板和外极板;固定环板的上侧固接有内齿环;固定环板的下侧滑动连接有环形滑块;环形滑块的右侧固接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内侧固接有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固接有直齿轮;直齿轮与内齿环相啮合;第一安装座的左侧连接提插仿真单元;环形滑块的左侧固接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右侧固接有电流转换器;电流发生装置通过集成线路电连接电流转换器;电流转换器的下侧连接有压块;压块的下侧插接有内极板;内极板的上侧电连接电流转换器;电流转换器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侧电连接有外极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内极板的下侧为弧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提插仿真单元包括有转子、第三固定座、电动伸缩杆和推块;固定环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子;第一安装座的左侧固接转子;转子的上端固接有第三固定座;集成线路插接第三固定座;转子的下端固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接有推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推块的下侧开设有卡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2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