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建深基坑施工用防护结构及其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0055.7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1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吴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宁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7/02;C08L27/06;C08L27/24;C08K7/10;C08K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姚启政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建深 基坑 施工 防护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基坑防护结构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房建深基坑施工用防护结构,包括加固板以及用于固定加固板的固定件,加固板由若干支护板拼接而成,支护板上设有若干进水口、与进水口连通的排水通道以及与排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口,进水口设于支护板与基坑边坡抵接的一侧,排水通道位于支护板的内部,出水口设于支护板靠近基坑底部的一端,出水口连通有用于将排水通道内的水抽出的抽水泵;支护板包括以下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碳化硅晶须、钛酸酯偶联剂、填料、稳定剂。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房建深基坑施工用防护结构的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支护板、铺设加固板、固定加固板。本申请具有使得深基坑的边坡不容易发生塌陷的情况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防护结构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房建深基坑施工用防护结构及其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为保证房建深基坑的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目前,一般用于房建基坑施工用的防护结构包括支护板以及用于固定支护板的固定件。当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先将支护板抵紧基坑的边坡,然后利用固定件将支护板固定住,支护板对基坑侧壁起到支撑和加固的作用。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在深基坑内施工过程中,支护板支护的边坡通常出现大面积渗水,使得边坡容易发生塌陷的情况。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深基坑的边坡不容易发生塌陷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建深基坑施工用防护结构及其防护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建深基坑施工用防护结构及其防护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房建深基坑施工用防护结构,包括用于抵紧基坑边坡的加固板以及用于固定加固板的固定件,所述加固板由若干支护板拼接而成,所述支护板上设有若干进水口、与进水口连通的排水通道以及与排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于支护板与基坑边坡抵接的一侧,所述排水通道位于支护板的内部,所述出水口设于支护板靠近基坑底部的一端,所述出水口连通有用于将排水通道内的水抽出的抽水泵;
所述支护板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聚氯乙烯68-85份;
碳化硅晶须10-16份;
钛酸酯偶联剂7-11份;
填料3-8份;
稳定剂6-14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聚氯乙烯作为制备支护板的主要原料,然后加入碳化硅晶须以及钛酸酯偶联剂互相配合,不仅使得支护板本身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以及柔韧性,还有利于提高支护板的防沉能力,当边坡出现渗水时,使得支护板不容易朝基坑底部下沉,进而使得支护板更好地对边坡起到加固的作用,从而使得边坡不容易发生塌陷的现象。
当支护板制备好后,运至施工现场,将若干支护板拼接成加固板,然后将加固板铺设于基坑的边坡上,然后利用固定件将支护板固定住,当边坡出现渗水时,水沿着支护板上的进水口流入排水通道,然后从排水通道流向出水口,开启抽水泵,将从出水口流出的水抽至基坑外,以此边坡渗出的水不容易流入基坑底部,进而不容易影响基坑垫层的浇筑。
优选的,所述支护板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CPVC树脂21-34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CPVC树脂与碳化硅晶须互相配合,不仅有利于增强支护板的韧性以及机械强度,以此使得大量水流入排水通道内时,支护板不容易发生变形或弯曲的现象,进而使得支护板更好地对边坡起到加固的作用,由此边坡不容易出现塌陷的现象。同时,还使得支护板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以及耐热性,有利于延长支护板的使用期限。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硫醇有机锡、甲基硫醇锡、苯甲酸、马来酸二丁基锡以及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宁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宁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0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