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加工方法和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8496.3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86 | 分类号: | H01M50/586;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20141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加工方法和电池,该电池加工方法包括:在极片的极耳两侧涂覆绝缘胶层;当多个涂覆所述绝缘胶层的所述极片卷绕或叠片后,对所述绝缘胶层进行加热,以使所述绝缘胶层熔融;多个所述极片通过所述绝缘胶层互相粘结形成整体;对所述绝缘胶层进行冷却,以使所述绝缘胶层凝固。该电池加工方法用于解决极耳未焊接部分容易变形,导致电池内部正负极极耳直接接触的短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加工方法和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加工工艺的极耳焊接仅焊接极耳顶部位置,实际整体由复数层极耳组成,除顶部焊接的位置外,每层极耳独立存在,在合芯过程中,如图1所示,极耳会经过近90°弯折,极耳未焊接部分容易变形,呈非弧形过渡状态,导致该部分极耳插入整体顶部,导致电池内部正负极极耳直接接触的短路问题。因此,亟需一种电池加工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加工方法和电池,该电池加工方法用于解决极耳未焊接部分容易变形,导致电池内部正负极极耳直接接触的短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加工方法,包括:在极片的极耳两侧涂覆绝缘胶层;当多个涂覆所述绝缘胶层的所述极片卷绕或叠片后,对所述绝缘胶层进行加热,以使所述绝缘胶层熔融;多个所述极片通过所述绝缘胶层互相粘结形成整体;对所述绝缘胶层进行冷却,以使所述绝缘胶层凝固。
本发明的电池加工方法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加工方法,能够防止正极极耳直接接触负极极耳。同时该加工方法实现了固定极耳,避免极耳变形散导致电池短路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整体置于壳体内;将盖板压入所述壳体;所述盖板的一侧压紧所述绝缘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绝缘胶层凝固,将所述整体浸入电解液;向所述电解液加入固化剂;所述固化剂用于提升所述绝缘胶层的熔融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极片的极耳两侧涂覆绝缘胶层,包括:在极片的极耳两侧涂覆绝缘胶层,且所述极片的极耳的一侧预留有焊接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极片的极耳两侧涂覆绝缘胶层,包括:采用凹版辊涂覆、点胶涂覆、喷涂和挤压涂布中一种或多种形式在所述极片的极耳两侧涂覆所述绝缘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胶层由高聚物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胶层的涂覆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5μm,10μm]。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由所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制成,包括极片和绝缘胶层;所述绝缘胶层涂覆设置在所述极片的极耳两侧;多个涂覆绝缘胶层的所述极片呈层叠状或卷绕状设置;多个所述极片通过所述绝缘胶层互相粘结形成整体;所述绝缘胶层在室温时呈固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壳体;所述整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压紧所述绝缘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体设置于电解液内;所述电解液包括固化剂;所述固化剂用于提升所述绝缘胶层的熔融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异常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正常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加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电池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电池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8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