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充电防爆箱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77293.2 | 申请日: | 2022-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4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先;袁传滔;聂春雷;叶华;卢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焓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33;H01M50/24;A62C3/16;A62C99/00;A62C3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沈刚 |
| 地址: | 313199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充电 防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电防爆箱。它包括箱体,箱体的上表面设有充电槽,充电槽的开口处铰接有密封上盖,充电槽的侧壁上设有排气窗,充电槽内设有与排气窗相匹配的防溅射机构,防溅射机构包括设置在充电槽内壁上的壳体,壳体罩在排气窗的外侧且与充电槽密封固定连接,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壳体开口,壳体的内部设有与壳体开口相匹配的隔板,隔板正对壳体开口,隔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壳体开口的长度和宽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性高;降低了对周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提高了箱体的防溅射效果;对排出的气体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省空间的优点;提高了箱体的防爆能力;从多方面实现灭火,提高了灭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充电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锂电池充电防爆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关于锂电池充电火灾事故不断上升,均是随意放置在室内充电,随意使用劣质充电器、蓄电池,无充电保护装置引起;锂电池一旦过充起火后会迅速溅射蔓延引燃周边可燃物,引发更大火灾,并释放大量有毒气体,造成危害。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6340602A,授权公告日2017年01月18日,公开了一种车用电池充放电防爆箱,包括箱体,箱体中部横向设置有用于安放电池的挡板,挡板下方形成有灭火介质腔室,箱体上还设置有挡板控制开关,挡板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挡板打开并使得其上的电池掉入到灭火介质腔室中。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当电池燃烧或爆炸时,会有大量的气体、液体、固体通过泄压孔剧烈的向外溅射,污染或伤害周边的环境和人体。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具有防溅射功能的锂电池充电防爆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当电池燃烧或爆炸时,会有大量的气体、液体、固体通过泄压孔剧烈的向外溅射,污染或伤害周边的环境和人体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对周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的锂电池充电防爆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充电防爆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开口处铰接有密封上盖,所述充电槽的侧壁上设有排气窗,所述充电槽内设有与排气窗相匹配的防溅射机构,所述防溅射机构包括设置在充电槽内壁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罩在排气窗的外侧且与充电槽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壳体开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与壳体开口相匹配的隔板,所述隔板正对壳体开口,所述隔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壳体开口的长度和宽度。
锂电池通过充电槽的开口放入到充电槽的内部中进行充电,充电时密封上盖盖住充电槽的开口。当电池出现燃烧或爆炸时,产生的大量气体可依次通过壳体开口和排气窗向外排出,避免箱体内的气压过高而导致箱体爆炸,安全性高。而四处溅射的固体和液体则被壳体开口处的隔板完全挡住,不会通过排气窗向箱体的外部溅射,大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开口位于壳体的底面且靠近充电槽内壁的一侧,所述隔板固定在壳体开口和排气窗之间,所述隔板的长度和壳体的长度相匹配,所述隔板的一侧密封固定在充电槽的内壁上,所述隔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翻板,所述翻板朝向充电槽的开口方向,所述翻板的长度和壳体的长度相匹配,所述翻板的顶边位于排气窗顶边的上方。通过将壳体开口设计在壳体的底面,大大降低了四处溅射的固体和液体通过壳体开口的可能性,再通过隔板和翻板的设计,分别从底面和侧面挡住排气窗,即使有固体和液体能够通过壳体开口,也无法从排气窗处溅射出去,进一步提高了箱体的防溅射效果,大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窗内从上到下平行设置有若干块滤烟板,所述滤烟板自排气窗的外开口到排气窗的内开口朝充电槽的开口处倾斜,所有的滤烟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之和大于排气窗的高度,最上方的滤烟板的顶边位于排气窗顶边的上方,最下方的滤烟板的底边位于排气窗底边的下方。滤烟板可采用活性炭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地吸附气体中的烟雾等污染颗粒,对排出的气体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通过滤烟板的位置设计,一方面增大了气体与滤烟板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另一方面则能够引导气体朝向地面排出,避免直接排向周边的环境和人体,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焓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焓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72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皮肤美白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吊篮支腿固定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