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用于移植的器官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6455.0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赛维里奥·拉弗朗切西卡;安东尼·P·廷;罗伯特·J·迪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ABT控股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545 | 分类号: | A61K35/545;A61K35/12;A61K35/28;A61K35/51;A61K35/50;A61K35/36;A61P37/06;A61P9/1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张广育;姜建成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用于 移植 器官 | ||
本发明提供了改进器官移植成功率的方法和组合物。所述方法和组合物涉及在移植之前、之中和/或之后将所需器官暴露于干细胞。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干细胞降低局部缺血对被指定摘取用于移植或已经被摘取用于移植的器官的有害作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对被指定用于移植的器官进行离体灌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使用包含干细胞的基质灌注所述器官来降低局部缺血性再灌注损伤。
本申请是2014年4月1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480033787.X、发明名称为“改进用于移植的器官”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序列表
本申请包含已经以ASCII格式通过电子提交的、并且以引用的方式全部纳入本文的序列表。所述ASCII副本创建于2014年4月8日,其被命名为ATH-022234USORD_SL.txt,大小为7,517字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是器官移植并提供改进器官移植成功率的方法和组合物。所述方法和组合物涉及将所需器官在移植之前或移植过程中暴露于干细胞。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干细胞降低局部缺血对被指定摘取用于移植或已经被摘取用于移植的器官的有害效果。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器官是肺。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其中对被指定用于移植的器官进行离体灌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使用包含干细胞的基质灌注所述器官来降低局部缺血性再灌注损伤。
背景技术
器官移植表示从供体或供体部位(如果供体和受体相同)制备和摘取器官,并且在所捐赠的器官的受体中或通过其植入、维持和/或使用所述器官。估计在主要的医疗保健市场(例如美国、欧洲和日本)每年进行的器官移植超过50,000次,并且有超过170,000名患者在器官移植的等候名单上。对健康器官的需求显著超过供给。
器官移植的重大挑战是移植排斥,其可导致器官功能的显著的并发症或导致移植失败。通常,通过将具有高度相似血清型的供体和受体匹配,并通过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控制移植排斥下的免疫反应来克服所述挑战。
另一重大挑战是在移植前或移植过程中器官生存力的保存。器官的取出、储存和移植可严重影响器官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并可显著地影响移植完成后正常器官功能的恢复被延迟或阻止的程度。这样的器官损伤主要由局部缺血和体温过低引起,但也可能与器官在离体情况下或在植入过程中的再灌注有关。器官保存的技术(包括离体灌注),使这种损害最小化以促进最佳的移植物存活和移植物功能。但是,即使使用这些技术,器官健康状况在许多情况下仍会下降,影响了移植结果,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所述下降是如此显著以至于所捐赠的器官在移植前因无活力而被排斥。
克服器官移植中的这些重大挑战的技术应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对移植相关并发症的治疗具有实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移植已经在移植之前、之中和/或之后暴露于外源干细胞的器官。暴露于干细胞可改进器官移植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本发明涉及以下实施方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可包括通过将器官在移植之前、之中和/或之后与外源干细胞接触来耐受(tolerize)器官。通过耐受器官,该器官被更好地制备以被受体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干扰。例如,可通过诱导器官中的T-调节细胞实现耐受(参见,例如,Eggenhofer et al.,Stem Cells Translation Medicine 2013;2:000-00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通过在移植之前、之中和/或之后将器官与包含外源干细胞的基质接触来降低离体器官损伤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损伤是由局部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引起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ABT控股公司,未经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ABT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6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