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稳固型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墙体及装配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5007.9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2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杨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蓉 |
主分类号: | E04C2/296 | 分类号: | E04C2/296;E04C2/30;E04C2/38;E04B1/76;E04B1/80;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固 装配式 建筑 保温 结构 墙体 装配 工艺 方法 | ||
1.稳固型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墙体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矩形盒状结构,且盒体(1)上安装有盖板(2),并且盖板(2)上安装有防护杆(3);所述盒体(1)内呈线性阵列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隔板(103),且隔板(103)为矩形板状结构;隔板(103)为木质材质,且矩形阵列状固定的隔板(103)共同组成了盒体(1)空间的分隔结构,并且盒体(1)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盖板(2)为凹形状结构,且盖板(2)为木质材质,并且盖板(2)的内壁与盒体(1)外壁接触;所述盒体(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块辅助板(106),且当盖板(2)与盒体(1)滑动卡接时盖板(2)与两块辅助板(106)接触,并且两块辅助板(106)均为L形板状结构;所述盒体(1)内壁上呈线性阵列状开设有凹槽(104),且凹槽(104)为半圆形柱状结构;填充材料与为海绵材质,且填充材料与凹槽(104)可接接触,并且线性阵列状开设的凹槽(104)共同组成了填充材料的摩擦式辅助固定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稳固型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座(101),且每个固定座(101)上均开设有一个固定槽,并且固定槽为U形槽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稳固型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固定座(101)均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四个固定座(101)均为高弹性钢材质;四个固定座(101)的后端面均位于盒体(1)后端面的前侧,且固定座(101)后端面与盒体(1)后端面之间的间距为2cm,并且当将固定螺栓插入到固定座(101)的固定槽并进行紧固后固定座(101)呈弹性弯曲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稳固型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上对称开设有两条滑动槽(105),且两条滑动槽(105)均为T形槽状结构;
盖板(2)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滑动凸起(201),且滑动凸起(201)为T形结构,并且滑动凸起(201)与滑动槽(105)滑动卡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稳固型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块顶盖(202),且顶盖(202)为木质材质;当滑动凸起(201)与凹槽(104)卡接完毕后顶盖(202)底端面与盒体(1)顶端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稳固型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02)的外轮廓大于盖板(2)和盒体(1)卡接后的外轮廓,且顶盖(202)底端面开设有一个防水槽(203);防水槽(203)为回字形槽状结构,且防水槽(203)组成了雨水的隔离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稳固型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底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座(102),且底座(102)为木质材质;底座(102)为阶梯状结构,且底座(102)组成了盒体(1)底部的防水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稳固型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2)后端面与顶盖(202)后端面平齐,且位于盒体(1)后端面的后侧;盒体(1)后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块辅助块(107),且两块辅助块(107)均为木质材质;两块辅助块(107)的头端均与顶盖(202)的底端面接触,且两块辅助块(107)的底端面均与底座(102)的顶端面接触,并且顶盖(202)、辅助块(107)和底座(102)共同组成了矩形的隔离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稳固型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杆(3)为圆柱形状结构,且防护杆(3)呈线性阵列状设置;防护杆(3)的头端与顶盖(202)固定连接,且顶盖(202)的尾端与底座(102)插接相连,并且线性阵列设置的防护杆(3)共同组成了盖板(2)的防护结构。
10.一种稳固型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墙体的装配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1.将保温材料填充在盒体(1)内,此时因为隔板(103)的区分可区分填充;
02.通过滑动凸起(201)和滑动槽(105)实现盖板(2)和盒体(1)的组装,此时要保证顶盖(202)的底端面与盒体(1)的顶端面接触;
03.通过螺栓将四个固定座(101)固定在盒体(1)上;
04.通过螺栓将四个固定座(101)与墙体固定,此时要保证顶盖(202)后端面、底座(102)后端面以及两块辅助块(107)的后端面与墙体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蓉,未经杨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50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