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3663.5 | 申请日: | 202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6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健;许跃峰;贺新亮;吴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柏维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B3/06 | 分类号: | B44B3/06;B65G15/30;B65G47/91;B65G49/05;B08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加工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玻璃加工装置,其包括机体,机体设置有精雕室,精雕室内设置有精雕机、治具以及数控伺服系统,精雕机用于切削玻璃,治具位于精雕机的下方,治具用于承载玻璃,数控伺服系统用于控制精雕机和数控伺服系统的位移;机体上设置有上下料机构,上下料机构包括输送带和夹料组件,机体的两侧壁开设有输送口,输送带转动承载于机体上,且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输送口,输送带的两端分别位于精雕的前后工序的传送带一侧,夹料组件安装于输送带的表面,夹料组件用于夹持玻璃;本申请具有提高玻璃的加工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
目前,玻璃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大致可包括为开料、切割、精雕、钢化、丝印等,其中,精雕通常是通过精雕机进行,精雕则包括上料、切削、下料等步骤。
然而,传统上下料方式主要靠人工完成,首先是操作人员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将精雕的前一工序的传送带送来的玻璃放置到治具上进行手工定位,定位好之后,开启精雕机对玻璃进行加工,玻璃完成加工后,操作人员再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将玻璃取出,并把玻璃放置到精雕的后一工序的传送带上,在传统上下料方式中,整个过程中需人工完成所有的操作,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玻璃的加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加工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玻璃加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加工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置有精雕室,所述精雕室内设置有精雕机、治具以及数控伺服系统,所述精雕机用于切削玻璃,所述治具位于所述精雕机的下方,所述治具用于承载玻璃,所述数控伺服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精雕机和所述数控伺服系统的位移;
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上下料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输送带和夹料组件,所述机体的两侧壁开设有输送口,所述输送带转动承载于所述机体上,且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输送口,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位于精雕的前后工序的传送带一侧,所述夹料组件安装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所述夹料组件用于夹持玻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料组件启动,夹料组件对位于精雕的前一工序的传送带送入的玻璃进行夹持,并通过输送带通过其中一个输送口输送至治具上,数控伺服系统系统再将治具上的玻璃送至精雕机的刀头下方,同时,精雕机启动,精雕机的刀头转动,数控伺服系统再将精雕机下送,以使精雕机的刀头对玻璃切削,玻璃切削完成后,数控伺服系统控制精雕机复位,数控伺服系统再将治具上的玻璃送出至输送带下方,夹料组件再次启动,将玻璃夹持,玻璃再送出另一个输送口,夹持组件放下玻璃,以使玻璃落入到精雕的后一工序的传送带上,上述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人工上下料的操作的必要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玻璃上下料的效率,进而间接提高了玻璃的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夹料组件包括伸缩气缸和夹持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底部垂直固定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所述夹持气缸的垂直固定于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夹持气缸的夹爪夹合玻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输送带将夹料组件输送到治具上对应玻璃的位置时,伸缩气缸启动,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将夹持气缸送至玻璃处,夹持气缸随后启动,夹持气缸的夹爪夹持玻璃,伸缩气缸再次启动,在输送带的带动下,以对玻璃进行转移。
优选的,所述精雕机上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位于所述精雕机的刀头的一侧,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供液设备,所述喷淋头与所述供液设备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精雕室的底部与所述供液设备的进液口连通,所述供液设备内存储有切削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精雕机的刀头对玻璃进行切削时,喷淋头将供液设备内的切削液喷射至切削处,以起到润滑作用,同时,切削飞溅到精雕室内壁的多余的切削液落入到精雕室的底部后,重新落入供液设备内,以起到循环利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柏维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柏维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3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支护加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低频磁刺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