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波束多目标角度分辨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2705.3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4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养林;李治国;张文涛;董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王一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 多目标 角度 分辨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波束多目标角度分辨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系统控制机、射频探测系统、多目标模拟天线、目标位置模拟支架、时间同步基准通信模块;其中,系统控制机用于控制系统各模块并生成时间同步指令;射频探测系统用于发射射频信号,接收目标模拟天线反馈的回波信号,进行多目标分辨;多目标模拟天线用于反馈多目标回波信号;目标位置模拟支架用于移动目标模拟天线到指定位置;时间同步基准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时间同步,以此方式,可以量化评估不同角度下的多目标分辨性能,能够有效提高主波束内多目标分辨的性能测试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雷达领域,尤其涉及多目标角度分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射频探测系统在实验室内场的测试方法对该系统整体性能以及若干关键技术攻关方法的有效性验证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射频探测系统主波束内多目标分辨问题的性能验证与实验评估问题,当前已有的测试验证方法主要针对离散若干位置、若干参数有针对性的对射频探测系统进行定制化的验证与实验测试。而对于主波束内多目标的探测性能验证,因要考虑到探测与分辨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目标以及目标之间的相对关联性轨迹信息,所以性能测试需要采用连续、动态的测试手段,这对于射频探测系统实验室内场环境构设、场景模拟、目标模拟、位置模拟、探测系统之间的同步、测试时间延迟、可扩展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测试方法极易造成因设备间不同步或配合协调不一致带来的测试误差,无法真实反映新方法对主波束内多目标分辨的性能,制约着新方法的验证及产品能力升级的量化评估。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主波束多目标角度分辨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充分考虑了各设备模拟之间的时间同步、处理延迟、功能扩展等现实问题,提出全新的集中式时间同步与校准方法,在此同步基准下通过移动多目标场景的角度信息,量化评估不同角度下的多目标分辨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波束多目标角度分辨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
系统控制机、射频探测系统、多目标模拟天线、目标模拟器、目标位置模拟支架、时间同步基准通信模块;其中,
系统控制机用于控制系统各模块并生成时间同步指令;射频探测系统用于接收目标模拟天线反馈的回波信号,进行多目标分辨;其中,射频信号具有调制信号统计特性;多目标模拟天线用于反馈多目标回波信号;目标模拟器用于生成评估射频探测系统对主波束内多目标分辨的空间辐射信号;目标位置模拟支架用于移动目标模拟天线到指定位置;时间同步基准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时间同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多目标模拟天线包括:
第一目标模拟天线、第二目标模拟天线和第三目标模拟天线,其中,第一目标模拟天线以射频探测系统天线中心为基准点固定放置,第二目标模拟天线和第三目标模拟天线均为可移动模拟天线。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以第一目标模拟天线为中心设置方位向基准线和俯仰向基准线;根据所述方位向基准线和俯仰向基准线,分别以目标位置模拟支架外边界设置目标第二目标模拟天线和第三目标模拟天线,并实时记录角度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波束多目标角度分辨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射电磁波信号,其中,所述电磁波信号具有调制特性;接收经过两个目标模拟天线后反馈的回波信号;根据所述反馈的回波信号计算两个目标模拟天线的角度偏差;根据所述计算得到的角度偏差与目标模拟支架反馈的实际角度偏差评估多目标分辨性能。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根据所述计算得到的角度偏差与目标模拟支架反馈的实际角度偏差评估多目标分辨性能,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2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