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谐振线圈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1898.0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2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信;吴宏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绿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B60L53/12;G06F30/17;G06F30/23;H02J50/12;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栋智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动态 无线 充电 谐振 线圈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谐振线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给定目标参数:
根据无线充电系统的前后级电路以及功率等级需求,设定无线充电系统的前级输入电压Uin及输出电压Uout,系统输出功率Pout,原副边线圈的垂直距离;
步骤2,选取动态无线充电系统谐振补偿网络及谐振频率;
步骤3,确定谐振补偿网络中的谐振电感值;
步骤4,确定谐振线圈互感系数;
步骤5,利兹线选型;
步骤6,确定约束条件;
步骤7,线圈最小尺寸及绕线最大长度的确定;
步骤8,谐振线圈绕制;
步骤9,磁芯结构优化;
步骤10,确定原边线圈摆放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谐振线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内容如下,
设定谐振补偿网络谐振频率为85KHz,根据谐振线圈间的相对位置不是恒定的,其相对位置总是在频繁、快速的发生变化,其位置变化方向主要在汽车移动方向上的特性,选取LCC-LCC拓扑作为线圈的谐振补偿网络,选取DD型线圈作为谐振线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谐振线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内容如下,
采用电压型逆变器,电路中的谐波三次谐波分量占基波含量可由如下公式(1)计算,
这里使谐振电感的取值需满足
I1st为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基波,I3st为逆变器输出电流的三次谐波,Lf为谐振补偿网络中的谐振电感,M为谐振线圈的互感,Uout为输出电压;
原副边谐振线圈及谐振补偿网络是对称的,即谐振电感Lf=L1=L4,谐振线圈自感L=L2=L3,谐振电容Cf=C1=C4,补偿电容CP=C2=C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谐振线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无线充电系统的功率公式(2),结合给定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确定的电感系数可以得到满足该功率等级所需要的互感系数;其中公式(2)如下所示:
M为谐振线圈互感,ω0为谐振角频率,Uin为输入电压,Lf为谐振电感值,Uout为输出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谐振线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上面计算得出的谐振电感参数及输入电压,由公式(3)计算得出谐振线圈中的电流,根据系统工作频率85KHz,选铜作为导线材料,计算其集肤深度,根据集肤深度,选用单股线径为0.1mm的利兹线;根据谐振线圈中的电流,按照1.5~2倍的电流裕度选择利兹线股数;其中公式(3)如下:
IL为谐振线圈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绿充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绿充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18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