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偿侧向位移式微镜及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69726.X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0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新;汤跃;谢会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G02B27/64;G02B7/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侧向 位移 式微 调控 方法 | ||
1.一种补偿侧向位移式微镜,其特征在于:通过优化补偿驱动器以补偿微镜侧向位移,避免表面光斑偏离微镜镜面,进而避免微镜失去操控光束的能力;因此,消除侧向位移能够避免或减小微镜的光功率损失;驱动器采用对称式阵列式结构,在增强驱动能力的同时,同样能够产生对称式的作用力分布,提高微镜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增强微镜对光束的操控能力,避免微镜工作失效;
采用V-型驱动器,是补偿微镜侧向位移的另一种方式,通过优化V-型驱动器和微镜框架之间的连接,达到对称分布的目的,以平衡微镜两侧因作用力不稳定带来的抖动,同时阵列式的V-型臂能够增强器件的刚度,避免微镜受到干扰,同时能够增强微镜对光束的操控能力,避免微镜工作失效;
外框架结构用于支撑驱动器以及内部框架;框架的内部与bimorph相连,其中bimorph用于支撑微镜镜片,bimorph包括材料B和材料A;加热层用于对bimorph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偿侧向位移式微镜,其特征在于:对于U型驱动器,其结构包括电极、柔性梁、冷臂和热臂;对于基于V型驱动器的微镜,其结构包括连接V型驱动器的电极和电极;电极用于连接微镜驱动器;微镜镜片,连接V型驱动器和微镜之间的梁;V型驱动器的包括梭子和V型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偿侧向位移式微镜,其特征在于:采用额外的驱动器对微镜的侧向位移进行补偿,微镜通过bimorph阵列连接在内框架上,内框架由与外框架相连的U型驱动器支撑,当微镜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的侧向位移将被U型驱动器产生的反向位移所抵消,从而实现侧向位移补偿的作用,由电极、柔性梁、热臂和冷臂组成,U型梁的自由端和内框架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补偿侧向位移式微镜,其特征在于:在微镜驱动器的设计中,采用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的材料,即使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够产生较大的偏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补偿侧向位移式微镜,其特征在于:制作及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器件层采用刻蚀方法,刻蚀出微镜和U型驱动器的轮廓,直至刻蚀至埋氧层,此时bimorph处的硅同样被去除,同时刻蚀出U型驱动器的隔离槽;
步骤二:利用薄膜工艺填对刻蚀槽进行填充,填充材料具有绝缘性,覆盖住刻蚀槽,此时硅片上边面覆盖同样厚度的绝缘材料,然后刻蚀掉多余的绝缘材料;
步骤三:生长一层二氧化硅材料,再利用刻蚀方法去除多余的二氧化硅,此时bimorph形状形成,同时利用氮化硅和氧化硅作为内框架和U型驱动器的连接材料;
步骤四:采用磁控溅射和剥离技术生长一层加热电阻;
步骤五:生长一层绝缘材料作为加热电阻和金属之间的隔离层,然后制备导线、镜面和bimorph的金属层;
步骤六:背腔刻蚀,直至埋氧层;
步骤七:刻蚀埋氧层,然后刻蚀掉最初生长的多余的绝缘材料,释放器件;
步骤八:根据步骤一至步骤七实现补偿侧向位移式微镜的制作及调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补偿侧向位移式微镜,其特征在于:制作及调控方法还包括步骤九:微镜偏转时,同时伴随侧向位移的产生,此时利用补偿驱动器将微镜拉回初始位置,从而达到补偿侧向位移的目的;所述填充材料为氮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未经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97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光学成像模块的对准损耗
- 下一篇:一种高炉冶金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