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5463.5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3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常乃魁;刘荣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乃魁 |
主分类号: | F24H4/04 | 分类号: | F24H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太阳能 空气 源热泵 一体机 | ||
本发明涉及热泵供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一体机,包括空气热机,所述空气热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主体,所述空气热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的前端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左侧与空气热机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管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二水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循环水箱的内部设有阻碍水垢堆积机构,通过弧形刮板移动的时候将循环水箱的内壁进行刮除,避免了水垢在内部长时间堆积,导致水温保存以及水位检测出现错误,及时的对水垢进行清楚,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供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一体机。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能量采集区、能量转换区和能量利用区,能量采集区是由槽式集热器和热力辅助设备组成。能量转换区是由热水热泵主机、水箱组成。能量利用区就是热水使用场所室内部分,包括热水管道、水龙头等。
太阳能和空气热泵在有阳光与无阳光的时候,选择性使用,当实用空气热泵的的时候,需要两个泵体将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循环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这样持续的进行水温的提升,由于升温的水会在水箱的内部生成水垢,时间过长以后水垢堆积难以清理,同时水垢在水箱的内部会影响保温效果,这样时热泵的工作量增大,同时水垢会影响内部水位的判断,造成一定的使用麻烦。
为此,提出一种智能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一体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梁裂纹检测仪,解决了由于升温的水会在水箱的内部生成水垢,时间过长以后水垢堆积难以清理,同时水垢在水箱的内部会影响保温效果,这样时热泵的工作量增大,同时水垢会影响内部水位的判断,造成一定的使用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一体机,包括空气热机,所述空气热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主体,所述空气热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的前端靠近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左侧与空气热机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管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泵体,所述第二水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
所述循环水箱的内部设有阻碍水垢堆积机构;
所述阻碍水垢堆积机构能够防止循环水箱内部的水垢堆积。
在有太阳的情况下太阳能主体工作,在没有太阳的时候通过空气热机与第一泵体和第二水泵对循环水箱内部的液体进行循环加热,通过阻碍水垢堆积机构可以避免内部的水垢堆积,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阻碍水垢堆积机构包括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杆壁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第一水管与循环水箱的连接为二者的相切位置,所述往复丝杆的杆壁啮合连接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上端所述支撑杆的杆壁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弧形刮板,所述循环水箱的上端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上端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一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在循环加热的时候,当水进入循环水箱,因为第一水管与循环水箱为相切,此时水流推动叶片进行转动,叶片转动的时候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往复丝杆转动带动丝杆螺母在往复丝杆的杆壁上进行左右往复移动,丝杆螺母移动带动两个支撑杆移动,上端支撑杆在移动的时候带动第一滑块移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内部移动,这样避免在水平位置对支撑杆限位,避免丝杆螺母发生自转,支撑杆移动的时候带动弧形刮板进行移动,弧形刮板移动的时候将循环水箱的内壁进行刮除。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箱的内部上端位于第一滑槽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前后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杆壁固定连接有回力弹簧,所述回力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皮布,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与相应的皮布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乃魁,未经常乃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5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