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5353.9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6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龚炜;过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马笑雨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体 纤维 凝结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纳胶体和纤维束层,所述微纳胶体为由若干个胶体骨梁搭接而成的立体结构,且胶体骨梁之间形成容胶空间,所述胶体骨梁受热压后会发生坍塌变形,所述容胶空间内填充有冷却凝固后使微纳胶体保持变形形状的胶水,所述纤维束层作为支撑骨架贯穿于所述微纳胶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胶体包括若干个单元片层,所述单元片层呈蜂窝网状结构,各个单元片层错位层叠,使上一单元片层的胶体骨梁处于下一单元片层容胶空间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胶体为PU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束层由若干个纤维束交错搭接而成,所述纤维束由纤维丝无捻约束形成,并在热压后、冷凝时被胶水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纤维束层上下平行且间隔地铺设于所述微纳胶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胶体的上下表面对应贴设有表布和底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为三层复合结构,自下而上为无纺布、PP和CPP,PP层用于挡胶,CPP层易熔化,起粘接作用。
8.一种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的加工方法,针对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PU软泡进行滚胶,并喷水处理,PU软泡的两侧面贴附玻璃纤维;
将底布、若干个PU软泡及玻璃纤维、表布,从下至上层级铺放;
采用冷材热模形式,将层级铺放好的材料送入压制模具中,进行热压成型,最后冷却得到目标结构的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模具采用油加温形式,使模具的上下温度设置为(130±10)℃,保压时间(50±5)s,保压压力15MPa,排气1次,排气时间5s、排气压力10MPa。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纳胶体纤维混凝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PU软泡中,胶与水的配比为1:(0.6~0.8),总胶量设定为(440±40)g/㎡,水量设定为(300±3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53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箱自动化装载隔板和货物的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降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