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鳞鲑早期幼鱼高密度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4425.8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7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韩世成;霍堂斌;刘红柏;常洪淼;马淑伟;吕伟华;佟广香;吴文化;王常安;陆绍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3/04;A01K63/00;A23K50/80;A23K20/158;A23K20/14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鳞鲑 早期 幼鱼 高密度 培育 方法 | ||
一种细鳞鲑早期幼鱼高密度培育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细鳞鲑早期幼鱼的培育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细鳞鲑早期幼鱼养殖密度低、养殖效率低下、病害发生率高、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的问题。方法:细鳞鲑早期幼鱼高密度培育方法:将细鳞鲑早期幼鱼放入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养殖槽内进行喂养,喂养的饲料按照重量份数比由脂肪组分和蛋白组分组成,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水温为10~12℃;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过滤系统包括水处理系统和生物过滤处理系统。本发明方法使细鳞鲑早期幼鱼的养殖密度由原来流水养殖系统的上限密度19.20kg/m3提高到40kg/m3,有效降低发病率,成活率超过95%,生长速度提高40%~50%,饲料配方脂肪含量由商品饲料的20%以上降低至12%~16%,降低了鱼油等油脂的使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鳞鲑早期幼鱼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是我国珍稀名贵的土著鲑科鱼类,野生群体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隶属于鲑科细鳞鲑属,生活于高寒淡水水域中。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无肌间刺而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生存环境恶化以及栖息地生境丧失等原因,细鳞鲑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处于濒危状态。目前,细鳞鲑的全人工繁育技术已经突破,但养殖过程中细鳞鲑早期幼鱼(1-50g)普遍存在养殖密度低、养殖效率低下、病害发生率高、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等问题,严重的制约着细鳞鲑的养殖产业化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细鳞鲑早期幼鱼养殖密度低、养殖效率低下、病害发生率高、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细鳞鲑早期幼鱼高密度培育方法。
本发明细鳞鲑早期幼鱼高密度培育方法:将细鳞鲑早期幼鱼放入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养殖槽内进行喂养,喂养的饲料按照重量份数比由12~16份的脂肪组分和45~48份的蛋白组分组成,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水温为10~12℃;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过滤系统包括水处理系统和生物过滤处理系统;过滤系统的出水经消毒系统进入养殖槽,养殖槽1中排出的回水经回水池再分别送入水处理系统和生物过滤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中设置有活性炭和滤石;生物过滤处理系统中设置有过滤微型球,并在过滤微型球上接种低温硝化细菌。
本发明是将细鳞鲑早期幼鱼放入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该循环化养殖系统具有精准控温、水质稳定、易于控制病害、便于养殖管理等优点。本发明通过饲料配方优化、温度精准控制以及养殖管理标准化,实现细鳞鲑早期幼鱼的高密度培育。本发明方法使细鳞鲑早期幼鱼的养殖密度由原来流水养殖系统的上限密度19.20kg/m3提高到40kg/m3,有效降低发病率,成活率超过95%,生长速度提高40%~50%,饲料配方脂肪含量由商品饲料的20%以上降低至12%~16%,降低了鱼油等油脂的使用量,有效节约饲料成本和饲料原料资源。本发明具有养殖效率高、养殖管理简便、绿色环保(减低鱼药使用量)等优点,解决了细鳞鲑早期幼鱼(1~50g)培育过程中养殖密度低、养殖效率低下、病害发生率高、成活率低以及生长速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养殖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细鳞鲑早期幼鱼高密度培育方法:细鳞鲑早期幼鱼高密度培育方法:将细鳞鲑早期幼鱼放入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养殖槽1内进行喂养,喂养的饲料按照重量份数比由12~16份的脂肪组分和45~48份的蛋白组分组成,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水温为10~12℃;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过滤系统包括水处理系统6和生物过滤处理系统5,过滤系统的出水经消毒系统3进入养殖槽1,养殖槽1中排出的回水经回水池7再分别送入水处理系统6和生物过滤处理系统5;水处理系统6中设置有活性炭和滤石;生物过滤处理系统5中设置有过滤微型球,并在过滤微型球上接种低温硝化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4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探针的自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应急卫星通信带宽资源动态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