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龟甲年限鉴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3771.4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胡会强;毛晓波;位云朋;梁悦玥;戴启军;余仁萍;任海川;赵宇平;黄璐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6V20/10;G06V10/774;G06V10/764;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谱 成像 技术 龟甲 年限 鉴别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龟甲年限鉴别方法,包括收集龟甲样品;使用高光谱成像设备采集龟甲样品的高光谱数据;对高光谱数据进行校正,按照预定的网格面积,将龟甲样品划分为若干网格;剔除接触到黑色区域或白色区域的网格;建立龟甲样品数据集;采用标准正态变换对龟甲样品数据集进行预处理,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得到龟甲年限鉴别模型;使用龟甲年限鉴别模型实现对龟甲年限的鉴定。本发明优点在于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快速、无损、直观、准确的龟甲年限鉴别,准确率高达86.23%。为提高龟甲在工业生产与应用中的利用效率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动物鉴别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龟甲年限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省,野生和家养的均可。其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的功效,可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等症状。目前研究已发现龟甲中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种类的氨基酸,矿质元素、甾体类、脂肪酸、总多酚类、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类固醇等多种物质。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龟甲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值、抗缺血、一直细胞凋亡、延缓衰老、解热镇静、兴奋子宫、提高免疫力、抗帕金森病等作用。龟甲提取物还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
因此,龟甲作为动物类中药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也是我国特有的补益类中药之一,而且还可用于保健品或功能性食品。但由于乌龟生长缓慢,药材用量较大,且有文献研究生长三年以上的乌龟的龟甲才能入药。这直接导致了龟甲资源的短缺,在利益的驱动下,不良商家将未达到年限的龟甲进行药用。然而,不同年限之间的龟甲形态特征都非常相似,在外观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即便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也很难进行区分,且随着龟甲年龄的增长,其功效也更好。因此,准确的鉴别龟甲的生长年限尤为重要。传统的理化鉴别: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质谱(MS)等周期长,对受检中药损害大,并且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很高,往往难以对龟甲的年限进行准确的鉴别。考虑到珍稀物种的保护和中药材的标准规定,对龟甲科动物的鉴定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亟需一种快速、有效、无损的检测方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的龟甲进行鉴别,有效的提高龟甲在工业生产与应用中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龟甲年限鉴别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龟甲年限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龟甲样品;
S2,使用高光谱成像设备采集所述龟甲样品的高光谱数据;
S3,使用所述高光谱成像设备自带校正软件对所述高光谱数据进行校正,得到原始高光谱数据;
S4,对所述原始高光谱数据进行黑白板校正,获得校正高光谱数据;并计算校正高光谱数据的相对反射率;
S5,按照预定的网格面积,将龟甲样品划分为若干网格;
S6,剔除接触到黑色区域或白色区域的网格;将剩余每个网格的反射率进行算数平均,建立龟甲样品数据集;
S7,采用标准正态变换对所述龟甲样品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数据集中随机的90%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剩余的10%数据划分为测试集;
S8,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训练所述预处理后的样品数据集,得到龟甲年限鉴别模型;
S9,通过所述龟甲年限鉴别模型实现对龟甲年限的鉴定。
进一步地,所述高光谱数据的波段范围为450-2500nm。
进一步地,所述相对反射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样本的相对反射率,表示样本的原始光谱反射率,表示黑板光谱反射率,表示白板光谱反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未经郑州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3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粉葛年限鉴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