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斜边2.5D盖板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63648.2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9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10 | 分类号: | B24B9/10;B24B41/06;B24B55/02;B24D5/10;B24D5/00;B24D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边 2.5 盖板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斜边2.5D盖板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涉及玻璃加工制造领域,包括盖板固定机构、第一砂轮棒及第二砂轮棒,第一砂轮棒具有第一刀刃面,第一刀刃面为上大下小的第一圆锥面,第二砂轮棒具有形状一致的第二刀刃面和第三刀刃面,第二刀刃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二圆锥面、第三圆锥面、第四圆锥面、圆筒面和第五圆锥面,第一刀刃面、第二刀刃面、第三刀刃面的粗糙度依次减少。通过第一刀刃面一次性加工出大斜边,通过第二刀刃面在大斜边的上下位置上一次性成型轮廓,最后通过第三刀刃面对粗产品的轮廓进行精修,从而完全成型得到盖板,无需再进行倒边修整。加工良率及加工效率也越高,提高产品尺寸的达标率及加工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工具及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斜边2.5D盖板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玻璃一般都是2D结构,其加工制造工艺成熟,加工中的各项管控参数如尺寸达标率、加工稳定性、良率、效率等都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车载玻璃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使车载玻璃更具科技感及时尚感,可对车载玻璃进行棱边设计,使其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对车载玻璃有了加工2.5D结构的需求。
在现有技术中,对玻璃进行2.5D外形(外形是指玻璃除两个大表面以外的其它部分)加工,不管是采用两种砂轮棒还是通常采用一个具有多个加工部位的组合砂轮棒,都至少包括五个工艺步骤:通过竖直线型的粗砂粒部分对侧面进行粗修、通过竖直线型的较细砂粒部分对侧面进行中修、通过竖直线型的更细砂粒部分对侧面进行精修、通过弧形的粗砂粒部分对上表面与侧面的弧形过渡面进行粗修、通过弧形的细砂粒部分对弧形过渡面进行精修、通过斜线型的砂粒部分对玻璃进行底部倒边。但是,通常按照上述工艺进行2.5D加工的玻璃厚度仅有0.5mm-1mm,玻璃的斜角及斜边面积均较小,而车载玻璃的厚度则较厚,甚至能达到5mm及以上需要加工出的斜角及斜边面积均更大。若使用传统的2.5D加工方式进行车载玻璃的2.5D加工时,会出现如下问题:1、精度不够,由于斜边越大越不易加工,通常使用的砂轮棒仅适用于磨削0.5mm-1mm的斜边,磨销能力弱,磨销不动车载玻璃,需多层往复磨销,才能完成产品外形的加工,砂轮棒容易磨损,寿命低,需要经常更换砂轮棒,且传统使用的砂轮棒直径小、2.5D加工中的加工位置较多导致刀具的加工部位较多,使得其长度较长,摆幅较大,且针对弧形面及倒边等的加工要分开,因此各个加工部位均需要进行调试,从而使得反复调试机台,且调试复杂、稳定性差,导致产品尺寸达标率、尺寸良率、加工稳定性等较低,使得轮廓管控以及外观产品砂轮线、烧边、砂崩等外观问题处于失控状态;2、由于通常使用的砂轮棒磨销能力弱,以及更换频繁等原因,导致在进行车载玻璃加工时,时间较长,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大斜边2.5D盖板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斜边2.5D盖板加工装置,包括盖板固定机构、第一砂轮棒及第二砂轮棒,所述第一砂轮棒具有第一刀刃面,所述第一刀刃面为上大下小的第一圆锥面,所述第二砂轮棒具有形状一致的第二刀刃面和第三刀刃面,所述第二刀刃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二圆锥面、第三圆锥面、第四圆锥面、圆筒面和第五圆锥面,
所述第二圆锥面的顶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圆锥面的顶端直径,所述第三圆锥面的顶端直径大于第四圆锥面的顶端直径,所述第三圆锥面和第一圆锥面的锥度一致,所述第五圆锥面的底端直径大于所述圆筒面的直径;所述第一刀刃面、所述第二刀刃面、所述第三刀刃面的粗糙度依次减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锥面顶端直径为50mm-60m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圆锥面顶端直径都为30mm-60m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砂轮棒的底部端面上设有第一中空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中空腔为圆槽状,所述第一中空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砂轮棒底部端面直径的差值为4mm-10mm,所述第一中空腔深度为3mm-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3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