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原料混纺纱与索罗娜纤维混纺的交织面料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3604.X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2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吉林;胡小军;陈卓静;苏明军;胡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精度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1/18;D06C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何慧敏;单蕴倩 |
地址: | 528143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中心科技工业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 混纺纱 索罗娜 纤维 混纺 交织 料及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多原料混纺纱与索罗娜纤维混纺的交织面料及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质量份数,将天丝60~65份、棉纤维28~32份和绢丝5~8份进行混纺,获得混纺纱;按照质量比,将混纺纱和索罗娜纤维按照(2~4):1的比例进行织坯,获得坯布;B、坯布定型;C、前处理;D、染色;E、定型,获得多原料混纺纱与索罗娜纤维混纺的交织面料。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多原料混纺纱与索罗娜纤维混纺的交织面料及制备工艺,利用天丝、棉和绢丝进行混纺的混纺纱与索罗娜纤维进行混纺交织,令交织面料具备弹力保型、干爽透气和健康防护的特性,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体验需求,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原料混纺纱与索罗娜纤维混纺的交织面料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合体、无拘束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作为一种重要的服装面料,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休闲、运动生活方式的推崇,针织服装出现由内衣方向向外衣方向的发展,而且更加成衣化和时装化,同时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材质不断涌现,使得针织面料性能不断改善。
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优良适体性和延伸性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索罗娜纤维手感柔软,舒适的拉伸和出色的舒适性能,易染色而且色牢度较好,正好能满足针织面料的设计需求,索罗娜纤维是从玉米中获得葡萄糖,在经过基因改造的细菌作用下,经过发酵生成PDO(1,3丙二醇),经过蒸馏PDO被提纯并脱水,再加入TPA(对苯二甲酸),反应后获得的,是一种环保纤维。但随着人们对服装穿着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个纤维材料和常规工艺生产的面料和服装存在诸多的性能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体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原料混纺纱与索罗娜纤维混纺的交织面料及制备工艺,利用天丝、棉和绢丝进行混纺的混纺纱与索罗娜纤维进行混纺交织,令交织面料具备弹力保型、干爽透气和健康防护的特性,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体验需求,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多原料混纺纱与索罗娜纤维混纺的交织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质量份数,将天丝60~65份、棉纤维28~32份和绢丝5~8份进行混纺,获得混纺纱;按照质量比,将混纺纱和索罗娜纤维按照(2~4):1的比例进行织坯,获得坯布;
B、坯布定型;
C、前处理;
D、染色;
E、定型,获得多原料混纺纱与索罗娜纤维混纺的交织面料。
优选的,步骤A中,利用针织圆形纬编机对混纺纱和索罗娜纤维进行织坯,且所述针织圆形纬编机的针筒直径为30寸,所述针筒上每英寸的织针数为32针。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坯布的定型温度为180~185℃。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坯布的定型机速为30~35m/min。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前处理工艺依次包括烧毛、轧冷堆工作液、堆置、热水洗、冷水洗和烘干步骤。
优选的,在步骤D之前,向步骤C的坯布加入匀染剂,且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匀染剂的添加量为染料总质量的0.5~1%。
优选的,所述染料包括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且按照质量比,所述活性染料和所述分散染料的混合比例为1:(0.5~2)。
优选的,步骤E中,采用亲水整理剂对坯布进行定型,且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亲水整理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坯布的总质量的1~6%。
优选的,步骤A中,按照质量份数,所述混纺纱包括天丝63份、棉纤维30份和绢丝7份;按照质量比,所述混纺纱和所述索罗娜纤维的混合比例为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精度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精度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36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