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智能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63511.7 | 申请日: | 2022-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6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贾德双;赵耘;彭可炜;沈永光;胡望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3/61 | 分类号: | H04N23/61;H04N23/667;G10L15/00;G06V20/00;G06V10/7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银萍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摄像头 智能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通过预设的控制指令唤醒可调节摄像组,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场景数据;步骤S02摄像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场景数据进行影像分析,确定影像偏差;步骤S03根据所述偏差和预设图像标准数据库,计算可调节摄像组的偏差率,并确定所述可调节摄像组的第二控制策略;步骤S04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策略,控制所述可调节摄像组再次进行场景数据采集,确定第二场景数据,并判断所述第二场景数据是否存在所述影像偏差,并在所述第二场景数据无影像偏差时,将第二场景数据作为目标场景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5G、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一种智能摄像头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智能摄像头也应用于更多的场景中,如环境安全、人脸识别、智能扫描、无人驾驶,智能摄像头在进行成像捕捉时,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情况,而除此之外,在其他领域,摄像头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井道测绘、会议记录、生活拍摄,从工作应用到人文情怀,智能摄像头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而在生活的轻应用中,摄像头需要更加便携,并且使用场景更加灵活;如申请号为“201810315703.1”的“摄像头校正方法、摄像头校正程序以及摄像头校正装置”,通过设置不同的摄像头,进行多重测点测试,提高摄像头的精准性,对三维坐标数据要求更高,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摄像的广度和精度,但其采集标准单一,无法在不同使用场景中,发挥出最大效力;而本发明通过预设唤醒方式,快速唤醒便携的摄像头,根据使用场景确定控制策略,进而进行数据采集,再通过对采集图像进行编码纠偏,提高了成像的准确度和清晰度,最后通过纠正后的采集模式再次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拟合分析,确定了在当前场景中,保证摄像过程和用户安全的同时,提高摄像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智能控制方法,用以解决在便携的基础上,面对不同使用场景可以通过特定方式快速唤醒,并保证摄像数据安全和用户安全的条件下,实现摄像智能控制,并获取清晰成像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摄像头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通过预设的控制指令唤醒可调节摄像组,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场景数据;
步骤S02:摄像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场景数据进行影像分析,确定影像偏差;
步骤S03:根据所述偏差和预设图像标准数据库,计算可调节摄像组的偏差率,并确定所述可调节摄像组的第二控制策略;
步骤S04:根据所述第二控制策略,控制所述可调节摄像组再次进行场景数据采集,确定第二场景数据,并判断所述第二场景数据是否存在所述影像偏差,并在所述第二场景数据无影像偏差时,将第二场景数据作为目标场景数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01包括:
根据用户的控制需求设置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设置对应的预识别模式;其中,
所述控制指令包括:语音控制指令、指纹控制指令、拍触控制指令;其中,
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包括:普通话控制指令、方言控制指令、外语控制指令、长音控制指令、短音控制指令;
所述预识别模式包括:单目识别模式、双目识别模式、快速拍摄模式、声音溯源模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01还包括:
可调节摄像组根据预识别模式进行唤醒,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场景数据;其中,
所述可调节摄像组根据预识别模式进行唤醒,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对可调节摄像组进行控制操作,生成用户控制数据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3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