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部穿戴设备、用眼疲劳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1964.6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1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鹏;王计平;杨斐;熊大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医世凯半导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369;A61B5/372;A61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程刚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部 穿戴 设备 疲劳 监测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头部穿戴设备、用眼疲劳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倾角传感器、第二倾角传感器和前额脑电传感器,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眨眼数据和用眼时长,目标眨眼数据包括左眼眨眼数据和右眼眨眼数据;通过第三倾角传感器,采集目标对象的头部姿态数据;基于左眼眨眼数据、用眼时长和头部姿态数据进行左眼疲劳检测,得到目标对象的左眼疲劳信息;基于右眼眨眼数据、用眼时长和头部姿态数据进行右眼疲劳检测,得到目标对象的右眼疲劳信息;基于左眼疲劳信息和右眼疲劳信息进行用眼疲劳分析,得到目标对象的用眼疲劳信息和用眼差异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区分左右眼的疲劳程度的同时,提升用眼疲劳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可穿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部穿戴设备、用眼疲劳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在从事近距离注视工作或学习时,如果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或书本,眼睛会感到干涩、疲倦,出现重度视疲劳甚至会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如何有效进行用眼疲劳监控开始受到关注。
现有的用眼疲劳监控方法,通过信号采集器采集用户眼球运动产生的肌电信号,从肌电信号中确定出用户的眼部特征数据,从而确定眼部疲劳状态,然而,现有方法,一方面,无法区分左右眼的疲劳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单一特征进行眼部疲劳状态判断,准确率较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更加准确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穿戴设备、用眼疲劳监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在区分左右眼的疲劳程度的同时,提升用眼疲劳监测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头部穿戴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穿戴本体和鼻托结构,所述鼻托结构与所述穿戴本体连接,所述鼻托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包括第一倾角传感器和第二倾角传感器,所述穿戴本体包括:控制器、前额脑电传感器、第三倾角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倾角传感器、所述第二倾角传感器、所述前额脑电传感器、所述第三倾角传感器和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用眼疲劳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如上述的头部穿戴设备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倾角传感器、第二倾角传感器和前额脑电传感器,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眨眼数据和用眼时长,所述目标眨眼数据包括左眼眨眼数据和右眼眨眼数据;
通过第三倾角传感器,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头部姿态数据;
基于所述左眼眨眼数据、所述用眼时长和所述头部姿态数据进行左眼疲劳检测,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左眼疲劳信息;
基于所述右眼眨眼数据、所述用眼时长和所述头部姿态数据进行右眼疲劳检测,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右眼疲劳信息;
基于所述左眼疲劳信息和所述右眼疲劳信息进行用眼疲劳分析,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用眼疲劳信息和用眼差异信息。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用眼疲劳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基于如上述的头部穿戴设备实现,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倾角传感器、第二倾角传感器和前额脑电传感器,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眨眼数据和用眼时长,所述目标眨眼数据包括左眼眨眼数据和右眼眨眼数据;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第三倾角传感器,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头部姿态数据;
左眼疲劳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左眼眨眼数据、所述用眼时长和所述头部姿态数据进行左眼疲劳检测,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左眼疲劳信息;
右眼疲劳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右眼眨眼数据、所述用眼时长和所述头部姿态数据进行右眼疲劳检测,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右眼疲劳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医世凯半导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科医世凯半导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1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