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入网数据传输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1631.3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0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晨晨;郭网媚;高晶亮;张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24/02;H04L1/00;H04L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何畏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介质 设备 终端 | ||
1.一种接入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从上层接收数据包,并判断本组数据包个数是否大于等于K,若否,则添加原始包报头,并传输给下层;若是,则生成并添加冗余包,传输给下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网络编码算法设计,包括网络编码方案和参数的选择以及反馈重传方案的设计;
步骤二,进行网络编码模块与现有5G协议体系耦合的方案选择,包括网络编码模块在协议框架中的位置以及网络编码部署节点的考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网络编码方案包括完全随机线性网络编码和系统型随机线性网络编码两种编码方案;其中,所述完全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方案的编码矩阵为完全随机的有限域上的系数;所述系统型随机线性网络编码方案中原始数据包的编码系数为一单位阵,冗余包的编码系数在有限域中随机选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入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网络编码方案的设计分为Remote节点对数据包编码、中间节点反馈重传和Ue节点对数据包解码三个过程;
Remote节点对数据包进行编码时,将数据包分组,设每组数据包个数为K,信道的擦除概率为ε,则Remote节点将K个原始数据包线性混合为N个编码数据包,其中N=K/(1-ε);
编码模块从上层接收数据包,通过包序号判断本组原始数据包是否全部接收结束;若接收结束,则在本组原始数据包后插入冗余包;同时对所有数据包要进行添加报头操作,用以传输译码所需的必要信息;通过对应接口传输给下一层;在仿真平台中,使用NcEncodingBuffer对象存储待编码的数据包,将上层传来的数据包进行加报头操作后存储进NcEncodingBuffer对象;当小组原始数据包都接收到后,将插入冗余数据包,定义PacnetNum判断是否插入冗余包;
Nc报头由组号、包号及编码系数组成;其中,所述组号占用2个字节,标识当前数据包所属小组;所述包号1个字节,标识当前数据包在小组内的位置;原始包标志位1个字节,标志位为0标识原始数据包,为1标识冗余数据包;所述编码系数共8个字节,故小组大小k最大为64;报头添加后,将数据包通过接口传到下一层等待发送;
当接收节点收到数据包时,判断数据包所属分组,将同组数据包放到同一个NcDecodingBuffer对象中用以进行译码操作,当某个小组的NcDecodingBuffer对象中的数据包不少于分组大小K时,进行译码判断;采用二元域上的编码矩阵,两种编码方案仅需判断数据包报头中编码系数向量构成的编码矩阵的秩是否不小于K;若编码矩阵的秩等于K,则该小组数据包可译,记录当前时间戳,并计算统计传输时延;若矩阵的秩小于K,则该小组数据包不能正确译出,此时要等待发送端重传数据包来进行合并译码;
重传规则如下:在每个小组最后一个冗余数据包的报头将轮询位Polling设为true;当用户节点检测到Polling位为true时,触发轮询操作,用户节点计算本组编码矩阵的秩,若能成功译出,返回成功译码标志给Remote节点;若不能成功译出,返回本组成功译码仍需的数据包数量ReTxNum=K-r;Remote接收到反馈后,按照反馈来重传相应的数据包,重传的数据包也是原始数据包的线性混合,是冗余数据包;在不超过最大重传次数的情况下,重传数据包需要将Polling位设为true,用于保证每个小组都能够最后成功译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16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