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种植用塑料膜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61598.4 | 申请日: | 2022-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杨大全;陈俊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锦丰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51/06;C08K3/36;C08K3/22;C08K5/3435;C08K9/12;C08K3/34;C08K5/20;C08K9/04;C08J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漫 |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种植 塑料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用塑料膜,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塑料膜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30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2‑14份流滴缓释剂、45‑60份增容剂、0.3‑0.5份纳米粉体、0.4‑0.8份光稳定剂、1‑3份助剂;本发明中选用蒙脱石作为缓释基体,可以负载部分改性剂,调整其析出速度,改性剂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润滑剂的作用,无机填料本身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可以增强复合材料性能,防止产品老化,延长使用周期等效果;本发明中,通过在芳胺结构中引入长链烷基,提高芳胺结构在烯烃材料中相容性,提高其在烯烃材料中的抗氧化作用,提高成品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用塑料膜。
背景技术
保温和透光是塑料薄膜应用在农用大棚膜领域的基础特性。大棚膜常应用于春季或冬季。当气候变冷时,棚膜内外部之间的温度和湿度存在巨大差异。这种现象导致在薄膜内表面产生大量液滴。液滴的存在使入射光折射并降低农用薄膜的透射率,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而且这些液滴吸收热量,保温效果变差。普通的棚膜制膜过程中不加入耐老化助剂,使用期仅为4-6个月,可生产一季作物,浪费能源,增加用工和投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农作物种植用塑料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农作物种植用塑料膜,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30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2-14份流滴缓释剂、45-60份增容剂、0.3-0.5份纳米粉体、0.4-0.8份光稳定剂、1-3份助剂;
进一步地,流滴缓释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将改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然后加入乙二醇,在80℃条件下,边搅拌边加入钠基蒙脱石分散液;加完后继续搅拌反应3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硝酸银溶液检测无溴离子为止,在8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研磨过200目筛,得到流滴缓释剂。改性剂通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氢键作用达到蒙脱石的片层间,增大其层间距,改性剂在蒙脱石的片层间排布;
进一步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2;改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用量质量比为3:1;改性剂和乙二醇的用量比为1-1.2g:25mL;钠基蒙脱石分散液为钠基蒙脱石和去离子水按照用量比1:10mL混合而成;乙二醇和钠基蒙脱石分散液的体积比为1:5。
进一步地,改性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将环氧化合物、二[2-(D-葡萄糖酰胺基)乙基]胺加入二甲基亚砜中,在温度为80℃条件下,反应8h,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用石油醚重结晶,得到改性剂。
进一步地,环氧化合物、二[2-(D-葡萄糖酰胺基)乙基]胺的用量质量比为1:1,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
进一步地,二[2-(D-葡萄糖酰胺基)乙基]胺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将二乙烯三胺、葡萄糖酸-δ-内酯和无水乙醇混合,在35℃条件下,搅拌反应4h,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反应液静置,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2-(D-葡萄糖酰胺基)乙基]胺。
其中,二乙烯三胺、葡萄糖酸-δ-内酯和无水乙醇的用量比为2.5g:9g:60mL。
进一步地,环氧化合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S11、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4-十二烷基苯酚、对甲氧基苯胺和甲苯混合,加入浓盐酸,搅拌30m i n,然后升温回流反应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少量甲醇稀释,在-15℃条件下冷冻2m i n,然后经过过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锦丰塑业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锦丰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15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