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硅胶接枝改性增韧聚苯硫醚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9117.6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杰;刘洪;姜希猛;陈云;陈俊;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科兴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1/02 | 分类号: | C08L81/02;C08L83/07;C08L83/08;C08K7/14;C08K7/10;C08K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聂红霞 |
地址: | 620038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硅胶 接枝 改性 增韧聚苯硫醚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硅胶接枝改性增韧聚苯硫醚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填充增韧的改性方法损失了聚苯硫醚本来优势的技术问题,包括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液体硅胶、聚苯硫醚树脂、引发剂和促进剂分散均匀后通过第一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反应、挤出、冷却、切粒、干燥后得接枝聚苯硫醚树脂颗粒;步骤2、接枝聚苯硫醚树脂颗粒、纤维、偶联剂、抗氧剂及加工助剂分散均匀后通过第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本发明采用的是动态硫化技术改性增韧聚苯硫醚材料,既提高了改性增韧聚苯硫醚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耐磨性,抗疲劳性以及抗热氧化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并保持了聚苯硫醚原有的优良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聚苯硫醚改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聚苯硫醚作为第六大工程塑料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聚苯硫醚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耐腐蚀性和电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化工仪器仪表和航天工业以及以塑代金属等领域,然而聚苯硫醚最大的缺点就是材料脆、韧性较差,耐磨性较差,抗紫外线差以及容易被氧化变色,这些缺点限制了聚苯硫醚的应用领域。
申请号CN201210118457.3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改性复合粒料的制造方法,对聚苯硫醚树脂进行低分子物质前处理和氧化交联处理后,所得聚苯硫醚交联树脂加入热稳定剂、抗腐蚀抑制剂、石墨烯粉末、抗氧剂、SBS填充剂后在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混合均匀得到聚苯硫醚树脂预混料;所得聚苯硫醚树脂预混料与40-60%wt经表面处理的玻璃纤维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成形、冷却、切粒形成成品改性复合粒料。其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腐蚀气体的释放量在0.01-0.03%wt聚苯硫醚交联树脂之间。该发明方法所得改性复合粒料具有高热变性稳定和抗拉强度,对金属腐蚀率低以及挥发性气体释放非常少,抗氧化能力很强。
申请号CN201310363862.6公开了一种耐高压聚苯硫醚复合柔性管材的制造方法,经纯化处理的聚苯硫醚树脂添加热稳定剂、弹性体、相容剂,搅拌充分混合均匀成预混料,将预混料经同向双螺杆挤出机造粒、由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拉管冷却成形含有316L不锈钢纤维管网的聚苯硫醚管材。在该发明工艺中所使用的有机高分子弹性体填料,目的是提高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拉伸率和韧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以及提高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其他物理特性,还可以在其中添加脱模剂,润滑剂,紫外线防护剂,染色剂,或塑料增韧剂等助剂。
上述现有的改性方法都是通过添加玻纤、碳纤维、弹性体、无机润滑填料等来提高聚苯硫醚的某一方面性能,然而这些传统的填充增韧的改性方式损失了聚苯硫醚本来优势,耐热性变差等,如无机润滑填料的加入会影响材料的韧性,弹性体的加入会影响聚苯硫醚的热稳定性和耐温、耐腐蚀性能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填充增韧的改性方法损失了聚苯硫醚本来优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硅胶接枝改性增韧聚苯硫醚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硅胶接枝改性增韧聚苯硫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液体硅胶、聚苯硫醚树脂、引发剂和促进剂分散均匀后通过第一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反应、挤出、冷却、切粒、干燥后得接枝聚苯硫醚树脂颗粒;
步骤2、接枝聚苯硫醚树脂颗粒、纤维、偶联剂、抗氧剂及加工助剂分散均匀后通过第二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科兴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科兴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9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