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桌面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58148.X | 申请日: | 2022-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0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徐森森;王君瑶;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木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08;H04L65/1066;H04L65/60;H04L65/65;H04L6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李冲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桌面 装置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桌面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系统架构包括客户端,客户端是一个远程桌面客户端显示实时的桌面画面,接收服务器编码的音频和视频帧数据,包含两个工作线程:1)用于处理用户输入;2)用于渲染音频和视频帧。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云桌面终端节点入区块链;2)云桌面用户桌面数据无感知上链;3)云桌面桌面数据网络或CPU占用高时自动上链;4)企事业或校园支持区域联盟网络部署,合二为一,保护数据安全同时节约部署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桌面云技术,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桌面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VDI桌面云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技术可以在终端X86电脑上虚拟出多个windows桌面,实现每个用户有专用windows桌面的功能。但VDI也存在数据安全隐患,桌面数据安全性问题,无法监控桌面的操作内容。无论是学校的巡课场景还是办公场景,都需要定时保存数据到云端并上链。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流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云桌面有逐步替代传统桌面的趋势。目前传统运营商的投入力度最大。对运营商来说,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创造更多的收入,这是提高数据ARPU的一个重要业务,更能展示TD-LTE网络的优势,以进一步鼓励客户使用更多的数据流量,提高客户忠诚度与满意度,减少客户流失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系统存在数据安全隐患,易发生桌面数据安全性问题,无法监控桌面的操作内容,且操作不便,耗用大量人力物力,不满足实际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桌面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系统架构包括客户端,客户端是一个远程桌面客户端显示实时的桌面画面,接收服务器编码的音频和视频帧数据,包含两个工作线程:1)用于处理用户输入;2)用于渲染音频和视频帧;
区块链的云桌面数据处理装置由arm芯片和SOC内嵌程序组成,用于防止入链数据从其它终端进入;
区块链的云桌面数据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置区块链的云桌面,主要设置区块链云桌面终端装置,区块链云桌面终端装置由木星区块链SOC芯片加通用RK3288芯片组成,外围设备主要针对区块链云桌面设计,增加LVDS点屏设备;
第二步、设置RTSP协议,RTSP协议用于控制多个数据的双向传送的会话;
第三步、检测带宽;
第四步、身份认证,云桌面客户端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其作为用户名与密码;用户名/密码方式是使用起来最简单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所有用户自己设定自己所使用的密码,因此可以默认只有用户自己才知道密码。只要用户可以把密码正确输入,计算机就会认为输入密码的操作者的身份合法。但是事实上,很多用户怕自己忘记密码,经常会用比较简单的,有特殊意义的字符串当作密码,例如生日、电话号码、姓名拼音的拼写等。这些密码很容易被猜测出来,甚至有些人为了防止忘记密码,把密码抄写在纸上藏在一个自认为比较安全的地方,这样做更容易造成密码的泄漏。即使不存在以上两种情况,用户密码不被泄漏,但是由于用户密码是静态数据,在系统进行验证的过程中,数据会在计算机内存以及网络中传输,登录多次以后,由于每次验证所使用的验证信息都相同,所以某些计算机内存中驻留的木马程序以及存在于网络中的监听设备很容易把信息截获下来。因此,使用用户名/密码的身份认证方式是极不安全的。Mac地址是每个设备的唯一的标识。
第五步、抓取云桌面用户桌面数据,系统先检测用户是否登录,如果没有登录则抓取桌面数据程序先不启动,在确认用户已经登录后,系统再启动桌面数据抓取程序;主要目标检测网络或系统异常导致用户使用体验。
第六步、区块链云桌面数据上链,包括:1)两个服务在同一台服务器上,直接通过管通或共享内存IPC进程间通讯;2)两个服务不是在同一台服务器的分布式部署,通过RESTful接口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木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木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81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