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丙苯回收塔加热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57667.4 | 申请日: | 2022-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1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玮娜;张宝忠;李军;赵克品;于强;段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3/32;B01D3/42;C07C7/04;C07C15/08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丙苯 回收 加热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丙苯回收塔加热的方法,异丙苯回收塔主要包括塔釜、精馏塔、塔顶冷凝器,塔体保温,塔釜加热采用将蒸汽盘管通入塔釜内加热,通过回流比控制塔体和塔顶温度。塔釜加热系统采用蒸汽加热,塔釜温度控制在120℃~220℃。精馏塔塔体无伴热系统,靠保温材料保留塔体温度,通过塔釜温度及回流比控制塔体温度,回流比2~5,塔顶温度100℃~150℃。采用蒸汽给塔釜加热,将蒸汽通过盘管进入塔釜内部,实现塔釜均匀受热,省去了再沸器的空间和费用,有效减少聚合物的生成,高聚物含量<10%,苯酚含量<3%,防止塔釜放液时因为聚合物过多而阻塞管路。利用蒸汽为精馏塔伴热,确保分离效果,得到异丙苯纯度达到99.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加热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异丙苯回收塔加热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丙烷(PO)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原料,是仅次于聚丙烯的第二大丙烯衍生物。PO环氧丙烷最大工业用途是制备聚醚多元醇以生产泡沫体和非泡沫体聚氨酯,也是第四代洗涤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农药乳化剂等的主要原料,是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PO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四种:氯醇法、有联产品的共氧化法(联产苯乙烯的共氧化法,简称PO/SM法和联产叔丁醇/MTBE的共氧化法,简称PO/TBA/MTBE法)、无联产品的共氧化法(CHP法)和双氧水氧化法(HPPO法)。目前,PO生产技术开发的发展动向主要集中在绿色环保新工艺研发以及传统PO生产技术的改进等方面。
过氧化氢异丙苯(CHP)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是国内首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该技术包括三个反应:异丙苯空气氧化制CHP;CHP选择氧化丙烯生成PO和苄醇(DMBA);DMBA与氢气发生氢解反应生成异丙苯,异丙苯回到氧化工段,完成反应循环。
本发明设计内容在CHP法制环氧丙烷全流程成套技术中的DMBA氢解反应单元。现有技术过程为,氧化单元过来的苄醇为原料,与氢气反应后,进入异丙苯回收塔,脱除氢解反应生成的重组分,塔顶轻组份异丙苯经冷却后进入异丙苯罐,回收的异丙苯供异丙苯氧化单元循环使用。异丙苯回收塔塔釜通过再沸器加热,在塔体上缠有电伴热,确保塔体温度。
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苄醇氢解后的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精馏塔,塔釜物料通过再沸器加热,塔釜温度控制在150—230℃左右,精馏塔塔体有电伴热,并加有保温棉,精馏温度不够时开启电伴热控制塔温度,轻组分从塔顶经换热器冷却后,部分返回精馏塔,部分进异丙苯罐塔。塔釜液通过再沸器持续加热,调节塔釜温度,釜液重组分持续经冷凝器进入重组分罐。
塔釜温度控制在150—230℃左右,加热时间长了会产生更多重组分,生成苯乙酮、苯酚、并异丙苯以及高聚物等,由于苯酚在40℃以下容易结晶,当环境温度低于40℃时塔釜物料容易结晶,采出的塔釜物料容易堵塞管路,而且塔釜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生成的高聚物越多,也容易阻塞管路,同时异丙苯回收率也会下降。因此需要解决塔釜重组分过多,在重组分回收时阻塞管路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方法消耗能源大,重组分生成多的现象,提供一种异丙苯回收塔加热、伴热的新方法。将CHP法制环氧丙烷装置苄醇加氢单元异丙苯回收塔的加热方法由电加热改为蒸汽盘管加热,一方面节约能耗,另一方面降低塔釜物料重组分的生成,防止因物料结晶而引起的管路堵塞,第三提高异丙苯的回收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异丙苯回收塔主要包括塔釜、精馏塔、塔顶冷凝器,蒸汽伴热系统,蒸汽盘管塔釜加热系统;加热系统为塔釜内蒸汽加热;蒸汽盘管至于塔釜内部,实现塔釜加热,通过调节蒸汽压来控制塔釜温度,将塔釜温度控制在120℃~220℃,回流比2~5,塔顶温度在100℃~150℃。精馏塔中装有金属填料,精馏塔周围缠有保温,通过塔顶回流比控制塔体温度。
本发明的异丙苯回收塔去除塔体伴热,再沸器加热,系统改为塔釜内蒸汽加热,去除了再沸器和油浴加热的设备费用,以及占地空间,还可以节约耗电量,节约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76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