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针灸指套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6855.5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1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潘慧;陈萍;李仲春;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2;A61B42/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必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针灸 指套 | ||
本发明属于临床医疗针灸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针灸指套,包括指套和显示装置,指套固定粘接有操作部,操作部开设有针灸槽和弧形捻转部,针灸槽内卡接有针灸针,操作部可拆卸的粘贴有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均与显示装置电连接,显示装置包括电源、显示屏、保存按钮、清除按钮、上一页按钮、下一页按钮、头颈区按钮、前胸区按钮、前腹区按钮、下腹区按钮、下股区按钮、上股区按钮、后背区按钮、下腰区按钮和面部区按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针灸医生在针法诊疗过程中经常被锡箔纸划破手指指腹表皮的问题,适用于临床针灸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疗针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针灸指套。
背景技术
在临床操作中,针灸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其中,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针刺亦讲究补泻。但在目前临床使用情况来讲,针灸补泻手法使用率低,目前使用手法的80%以上的用的是平补平泻法,要进一步提高针灸的有效率,重拾针刺补泻手法相当有必要。
锡箔纸密封包装的一次性针灸针由于其便捷和安全卫生等特性被各级医院、诊所等广泛的使用,但在临床操作中,针灸医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被锡箔纸划破手指指腹的表皮,而处在处处是细菌的医院坏境中,因破损的皮肤而被感染或是被传染的风险是极高的。因此,从医务用品上保护针灸医生也是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多功能针灸指套,以解决现有技术针灸医生在针法诊疗过程中经常被锡箔纸划破手指指腹表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针灸指套,包括指套和显示装置,所述指套连接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开设有针灸槽,所述针灸槽的中心轴向与所述指套的中心轴向相互垂直,所述针灸槽内卡接有针灸针,所述操作部连接有距离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针灸针相互平行,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针灸针的轴向运动位移,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所述针灸针相互垂直,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针灸针的偏转角度,所述角度传感器套设在所述针灸针的外侧,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针灸针的周向转动角度,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和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显示装置电连接。
基础技术方案的原理:针灸指套穿戴在医生食指上,取拿针灸针不容易被锡箔纸划伤或是发生针刺的现象,针灸针卡接在针灸槽内,医生的拇指与食指互相配合捻转针灸针,使得针灸针旋转或是旋转着向下移动,距离传感器检测针灸针的轴向运动位移,倾角传感器检测针灸针的偏转角度,角度传感器检测针灸针的周向转动角度,各种传感器与显示装置电连接连通,传感器检测针灸针的捻转参数并将其传输给显示装置,显示装置显示针灸针的捻转参数。
基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医生在诊疗的过程中,食指穿戴指套,有效的避免了手指被锡箔纸划伤或是发生针刺的现象;针灸针卡接在针灸槽内捻转,针灸槽对针灸针具有导向的作用,避免针灸针在捻转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弯曲,保证了刺入穴位的精准性;感应装置检测针灸针的捻转参数,显示装置将其显示出来,定量的得出医生在针灸过程中捻转针灸针的捻转参数,便于医生精准的知晓自己穿刺过程中的现况与不足,并及时调整,有利于提高针灸的有效率和加快重拾针刺补泻手法,保证针灸疗法的诊疗效果。
优选地,所述操作部设有捻转部,所述捻转部呈弧形,所述捻转部的弧形底边与所述针灸槽的底边相切,所述捻转部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显示装置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捻转所述针灸针的按压压力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68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