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氨废水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56001.7 | 申请日: | 202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6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曹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10;C02F1/02;C02F1/06;B01D53/00;B01D53/14;C01C1/02;C01C1/12;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尚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3 | 代理人: | 王利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氨废水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将含氨废水进行蒸氨处理得到含氨废气,并将含氨废气输入到初级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处理输出氨气;将氨气输入到一级吸氨罐中吸收形成氨水,并将氨水输入到氨水罐中,其中未被吸收氨气经过一级冷凝器冷凝处理后通入到二级吸氨罐中被吸收形成氨水;将未被二级吸氨罐吸收的氨气输入到二级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处理后通入到三级吸氨罐中被吸收形成氨水;将未被三级吸氨罐吸收的氨气输入到四级吸氨罐中吸收,未被吸氨罐吸收的微量残留氨气尾气处理后达标排放。可以显著减少工程投资规模、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解决高浓度含氨废水、废气达标排放问题,同时回收高质量的工业氨水、铵盐或氨气,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浓度含氨废水、废气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高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涉氨湿法冶金、线路板蚀刻废液处置、制药及其他相关生产企业。废水中的氨氮一般是以铵盐或游离氨形式存在,其中NH3-N含量通常在1000-160000mg/L之间,系国家严禁直排的高污染废水。目前处理工艺如下:
1)生物法,目前,对高于600mg/L以上浓度的氨氮废水,由于生物毒性,该方法已失去达标处理能力;尤其在没有微生物营养的无机废水中,生物方法必须添加营养物质才能具备处置能力。
2)化学氧化法脱氨,化学氧化法常指的折点氯化法,该工艺处理高氨氮废水具有氨的氧化彻底,能完全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但由于加氯量大,处理成本昂贵。同时存在生产环境氯气污染,对操作人员具有危害性等问题,不适合处理大量的高浓度氨氮废水。
3)化学沉淀法脱氨,化学沉淀法脱氨系磷酸镁铵法,该工艺用药量大、成本高,且废水中的氨氮脱不干净,废水中的剩余氨氮通常还有300-500mg/L;同时副产品量大,且副产品没有商品市场;
4)空气常温吹脱法,空气常温吹脱法脱氨存在效率低、耗时长、氨气收集难度大、回收的氨水或铵盐浓度低等问题;且废水中的氨氮处理不完全,无法做到达标排放。同时由于存在二次被动吹脱问题,导致氨气逃逸,极易造成生产环境和周边环境空气污染等缺点;
5)膜法脱氨,膜法脱氨虽然比较先进,脱氨效果好,淡水可以利用;但通常存在膜材料寿命短,维护难度大,换膜费用高昂,且仅适应低浓度氨氮废水,回收的氨水或铵盐浓度低等问题;
6)浓缩法,将高氨氮废水经酸吸收后浓缩制备铵盐,可以解决氨氮废水达标问题,对高浓度的单一铵盐废水处理具有优势;但存在设备投资大、脱水能耗高,冷凝水中氨氮仍不能达标,需要二次膜处理问题。如果废水中含有多种盐,浓缩出来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7)汽提蒸氨法,采用碱析汽提蒸氨及氨回收技术可以解决废水的氨氮达标问题,但常规汽提蒸氨和塔式汽提蒸氨都具有工程建设投资大,废水处理成本相对较高,碱析脱氨段跑氨严重,设备运行连续稳定性不易控制,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仍难达标。
8)离子交换法,由于受到交换树脂对氨氮负载量小,当对高氨氮废水处理时,洗柱时间太多。因此只适用于含量在100mg/L以下的氨氮废水,其达标处理效果很好。通常只用于协同其他高氨氮废水处理工艺的后段作微量氨氮的深度处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氨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
将含氨废水进行蒸氨处理得到含氨废气,并将所述含氨废气输入到初级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处理使得产生的氨气与水蒸气分离得到氨水和氨气,所述初级冷凝器连有稀氨水罐;
将脱水氨气输入到一级吸氨罐中吸收形成氨水,并将所述氨水输入到氨水罐中,其中未被吸收氨气经过一级冷凝器冷凝处理后通入到二级吸氨罐中被吸收形成氨水;
将未被所述二级吸氨罐吸收的氨气输入到二级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处理后通入到三级吸氨罐中被吸收形成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6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