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性强的汽车端子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53346.7 | 申请日: | 202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5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灿;李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壹特机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性 汽车 端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性强的汽车端子,包括绝缘筒,所述绝缘筒的一侧外壁等密度设置有多个限位卡槽,所述绝缘筒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两条滑槽,两条所述滑槽呈对向且贯穿绝缘筒,所述绝缘筒的中心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径等于绝缘筒的内径,所述限位环的外壁设置有两组定位金属片,两组定位金属片穿过两条滑槽,所述限位环的内壁设置有绝缘夹持机构,所述绝缘夹持机构包括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的一端连接有斜面板,多个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绝缘筒的尾端内壁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卡块刚好活动卡接在第二滑槽的内壁,所述绝缘筒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底盘。本发明公开的耐腐蚀性强的汽车端子具有明显增强拉脱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性强的汽车端子。
背景技术
汽车端子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汽车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其主要是由四大基本结构组件组成,分别是:接触件,外壳,绝缘体,附件。在行业内通常又称做护套、接插件、塑壳。
一般汽车端子在对大线端和小线端进行固定时,大线端的直径较大较好固定,不易于在拉伸过程中脱落,但小线端由于其直径较小且规格不统一,往往在使用过程中拉脱力有限,导致使用寿命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腐蚀性强的汽车端子,旨在解决端子连接小线端时拉脱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腐蚀性强的汽车端子,包括绝缘筒,所述绝缘筒的一侧外壁等密度设置有多个限位卡槽,所述绝缘筒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两条滑槽,两条所述滑槽呈对向且贯穿绝缘筒,所述绝缘筒的中心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径等于绝缘筒的内径,所述限位环的外壁设置有两组定位金属片,两组定位金属片穿过两条滑槽,所述限位环的内壁设置有绝缘夹持机构,所述绝缘夹持机构包括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的一端连接有斜面板,多个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绝缘筒的尾端内壁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卡块刚好活动卡接在第二滑槽的内壁,所述绝缘筒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多个小塞孔,多个所述小塞孔中穿插有多个小夹持金属片。
通过设置有限位环、斜面板、支撑块和小夹持金属片,一般汽车端子在对大线端和小线端进行固定时,大线端的直径较大较好固定,不易于在拉伸过程中脱落,但小线端由于其直径较小且规格不统一,往往在使用过程中拉脱力有限,导致使用寿命有限,通过限位环控制斜面板开合,使支撑块的内接触面能更好的与小线端的绝缘外壳卡合,并通过定位金属片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小夹持金属片对电线位置进行卡紧,大大增强了拉脱力,从而提高端子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底盘的底端内壁同时设置有多个大塞孔,多个所述大塞孔中穿插有多个大夹持金属片,所述底盘的顶端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固定塞,所述底盘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底盘通过固定塞塞入卡孔与上盖连接,所述上盖的内壁等密度设置有多个橡胶卡板,所述上盖的内壁同时设置有橡胶固定板,所述橡胶固定板的底端连接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对应于相邻两个大塞孔和小塞孔的中间位置。
通过设置有橡胶卡板和接触板,当上盖与底盘相扣合时,通过橡胶卡板对小夹持金属片和大夹持金属片进行二次挤压,可进一步增强拉脱力,保障端子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接触板的作用下,对大线端的电线部分和小线端的电线部分进行挤压,使其能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保障电线接触状态保持良好。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绝缘筒的底端设置有矛状钩,所述绝缘筒的尾端连接有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包括侧盖和第二侧盖,所述侧盖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塞,所述第二侧盖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卡孔,所述侧盖通过多个第二固定塞塞入第二卡孔来与第二侧盖相连,所述侧盖的内壁铺设有锡纸层,所述第二侧盖的内壁铺设有第二锡纸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壹特机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弘壹特机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3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基智联网络智能时钟控制与管理方法
- 下一篇:约束装置





